300年后人类是什么样的,看完让你目瞪口呆!/宇宙存在四维空间吗?/我们应如何定义生命? admin 06-02 20:41 8477 一、300年后人类是什么样的,看完让你目瞪口呆! 烟雨灯万盏 2019-05-31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关于未来,人们越来越向往。300年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对于未来,大家又是怎么预测的呢? 5年后,三维全息虚拟技术正式大规模商用,可以通过VR、AR技术进行远程交流、网络购物了!视频通话已经out了! 宅男、宅女终于可以足不出户了!在家里使劲儿的做白日梦,一个人玩儿过家家。 你可以这样看欧洲杯比赛呢! 这样子在办公室里酷炫着办公! 15年后,特斯拉 CEO 马斯克设想的超级高铁项目Hyperloop建成。Hyperloop是一个快速交通系统,可在低压管道中运送乘客,时速每小时1126千米。 20年后,升级版Hyperloop建成。由于运行空间真空,没有摩擦力,"胶囊大玩具"车厢运行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6500公里。这样算,从美国纽约到洛杉矶只要5分钟,纽约到北京只需2小时,环球旅行只需3个小时。 25年后,量子计算机正式大规模商用,运行速度比模拟装置计算机芯片运行速度快1亿倍。 30年后,续航2000公里氢燃料电池汽车诞生。 35年后,人类首次登陆火星,并成功回收了发射用的火箭。 50年后,人们开始向专业公司寻求冷冻自我,从而顺利“移民”到未来。不少得了绝症的人,也被冷冻,他们期待在未来医术进步后再度复活。由于向未来移民的人太多,政府不得不实施了配额限制,有些配额被炒到几百万美元一个。 60年后,科学家在月球建立人类首个城市。在城市中心,配套建有世界最大的太空望远镜。人类往返月球旅行成为现实。反物质火箭实现,大大降低人类太空旅行的成本,时间也更快。 75年后,癌症得以治愈。靶向治疗技术让人类远离癌症的威胁, 人均寿命提高到120岁。 虚拟现实技术为医疗诊断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基因技术的提升,大大加速了人类进化,人类平均智商提升到150。 90年后,人类带上“大脑帽”可以进入虚拟世界! 120年后,世界第一艘天空母舰建成,传统的水上航母退出历史舞台,真正的霸主在天空。 140年后,人造智能将达到人脑的水平。机器人承担了100%的人类体力工作。智力方面工作的替代率提高到了90%。人类进入到了可以不用工作的时代,绝大部分人类从世俗事务中脱离出来,得以专心致力于科技研究。 160年后,人类史上第一座高度超过6000米悬浮摩天巨塔竣工,数百万人在内生活工作。这座摩天大楼自带移动功能,可以实现环球旅行。 165年后,虫洞穿梭技术得以实现。人类前往另一片宇宙区域建立了新的基地,两者通过虫洞相连。在这片区域,人类意外发现了外星文明,并建立了外交关系。月球进一步开发,成为了虫洞的连接器。 200年后,人类造出“真人体性爱机器人”,以满足人类的性需求。每一个性爱机器人上都写着友情提醒——不要和机器人谈恋爱。 220年后,人类摆脱了睡眠机制,可以全天24小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50年后,知识将能够植入大脑中的生物芯片。教育制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类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了,传统的长达十几年的教育缩短为几周的移植教育,所有学校将消失。以后“上学”带上传感器就行了。 280年后,没有通过人工基因改造的人类将越来越少。人人都是帅哥美女、身材标致、容貌俊美、智力惊人,再看现在的人类,简直就和看史前恐龙一般。容貌将可以通过基因技术进行私人订制。你想要多美,就可以有多美。 300年后,人类甚至可以将自己的意识下载到超级电脑(或克隆的新生命)内,从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二、宇宙存在四维空间吗?我们应如何定义生命? 2019年05月26日 新浪科技 在许多科学猜想中,最想搞清楚的就是一个瓶子,这个瓶子就是著名的克莱因瓶。瓶子来源于一位名叫克莱茵数学家的猜想,他认为宇宙中应存在四维空间,而这个空间应该是一个实物,就是克莱因瓶。它的独特在于,这个瓶子永远装不满水,无论你怎么往里灌水,水最后都会从瓶子里流出来。 让人遗憾的是,即使人们有计算机绘制出来的模型,依然没有人能够做出实物。虽然玻璃制造技术和设备在不断进步,有许多人也尝试制作,但至今没有人能成功。最后人们认为,人类现有制造工艺属于三维,没有办法制出可能存在于四维空间的物体。 科学家认为,克莱因瓶的结构有部分属于四维空间,无论任何东西都无法用克莱因瓶保存。因为人们无法制造出实物,科学家们只能借助于电脑,制作出四维立体模型,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四维空间概念。 也许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当人类掌握多维空间时,人类的生活将变的无法想象。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正在致力打造具有出色情绪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下一步是什么呢?如果它们能够模拟生物,我们能否授予它们生物资格?甚至能否授予它们人格呢? 科学家正在打造新生命体,将传统四种核苷酸扩增到6种或8种。对于拥有扩展版合成DNA代码的细菌,又该如何看待它们呢?人们针对生物生命的精准定义,开展了长达几百年的探讨辩论,但仍未定论。 有人会说,定义只能用人类自己语言阐述词句含义,而不能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为何物。想给人格下定义,还有法律道德的问题需考虑,但这些超出了本文的探讨范围。尽管如此,我们的道德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生命。 就历史而言,对生命定义的分类一般以已知生物体的独特性为基础。例如,根据目前生命观念,活生物体必须有: 1. 拥有一组能够对自己功能特性进行编码和调节的生物遗传指令(如人类为DNA和RNA); 2. 由若干独立单元或由细胞膜包裹细胞构成,含有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等,并能进行新陈代谢; 3. 能够通过适应或变异改变其表现,并对能改变其基因型或表现型的环境因素做出反应; 4. 会进行新陈代谢平衡调节,对体内外环境做出反应,调节自身生长; 5. 能够通过繁殖创造新生体,且寿命有限。这样看,通过合成核苷酸创造的生物体、及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机器人,无法满足上述标准。 想通过自然选择创造出地球上丰富的生物种类,有两点不可或缺:一是足够的时间,二是每个生物体的死亡率,要确保该物种存活下去。我们对生命提出一个简单但又充满挑战性的定义,将生命定义为一个生物体拥有任何能够满足繁殖、自然选择和个体死亡率要求的遗传代码的特性。 人工智能机器人并不符合本文对生命的定义,因为人类可控制计算机各类功能。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存在不确定性或未知性。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类人型机器人通过编程复制自身、甚至终结生命。但机器人并不会察觉到“变异”发生,也不会参与任何自然选择过程,因此不符合“生命”标准。 按照本文定义,合成DNA核苷酸生物体可能符合生命的标准。但必须认识到,虽然合成“生命形式”是技术尝试,但它们可能会通过自然选择的无法预测性,毁灭地球上所有现存生命形式,这类项目超出了人类的伦理边界。 作为生物,应清楚自己生命有限,清楚我们是有能力有义务辨明对错的生物,我们必须承认生物和非生物存在一条界限。 ( 创意改写编辑:未平 ) 注:本文转载自http://sh.qihoo.com/https://tech.sina.com.cn/,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300年 人类 目瞪口呆 宇宙 四维空间 定义 生命 上一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提出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亚洲文化嘉年华》亮相鸟巢 下一篇:国庆专题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习近平出席投运仪式/著名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和法国公司设计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 特色小镇:剖析全球15个经典特色小镇,寻找中国特色小镇之路 外媒盘点中国两会“五大要点”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思考中国酒的传承与创新5,(续四)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思考中国酒的传承与创新7(续完)
让人遗憾的是,即使人们有计算机绘制出来的模型,依然没有人能够做出实物。虽然玻璃制造技术和设备在不断进步,有许多人也尝试制作,但至今没有人能成功。最后人们认为,人类现有制造工艺属于三维,没有办法制出可能存在于四维空间的物体。 科学家认为,克莱因瓶的结构有部分属于四维空间,无论任何东西都无法用克莱因瓶保存。因为人们无法制造出实物,科学家们只能借助于电脑,制作出四维立体模型,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四维空间概念。 也许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当人类掌握多维空间时,人类的生活将变的无法想象。
让人遗憾的是,即使人们有计算机绘制出来的模型,依然没有人能够做出实物。虽然玻璃制造技术和设备在不断进步,有许多人也尝试制作,但至今没有人能成功。最后人们认为,人类现有制造工艺属于三维,没有办法制出可能存在于四维空间的物体。 科学家认为,克莱因瓶的结构有部分属于四维空间,无论任何东西都无法用克莱因瓶保存。因为人们无法制造出实物,科学家们只能借助于电脑,制作出四维立体模型,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四维空间概念。 也许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当人类掌握多维空间时,人类的生活将变的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