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正式签约,中日韩等15国经济抱团,亚洲世纪来了! admin 11-14 19:00 10608 编者按:历经8年艰苦谈判,《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终于结束了谈判,正式签约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协定。这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RCEP签署后,将彻底改变亚洲地缘政治,将对美国印太战略形成重大的冲击。甚至有评论说,亚洲世纪真的来了! 一、RCEP正式签约,中日韩15国经济抱团 2020年11月15日 央视 新京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仪式以视频方式进行,中日韩,东盟10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正式签署该协定。该协定签署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成功启动。印度则被暂时排除在外。 截至2018年数据,协定15个成员国涵盖全球约23亿人口,占全球人口30%;GDP总和超过25万亿美元,所包括区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与全球正在运行的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相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一个新型的自贸协定,拥有更大的包容性。协定不仅涵盖货物贸易、争端解决、服务贸易、投资等议题,也涉及知识产权、数字贸易、金融、电信等新议题。 该协定的初衷旨在形成区域内统一的规则体系,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经营不确定风险。根据域内比较优势形成供应链价值链,加速商品流动、技术流动、服务流动、资本流动,形成“贸易创造”效应。域内企业均可参与原产地价值积累,对促进区域内相互贸易投资大有裨益。 在运行模式方面,协定中各国货物贸易的整体开放水平超九成,远高于世贸组织各国开放水平。而在投资方面,协定则采用更高效的负面清单方式进行投资准入谈判。 全球最大自贸协定,九成以上商品零关税 15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就RCEP签署以及RCEP特点、意义、生效实施等问题接受记者集体采访。王受文介绍,11月15日,RCEP第四次领导人会议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在15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15位贸易部长签署RCEP协定。 商务部钟山部长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协定。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而且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超过90%。 王受文表示,RCEP协定签署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RCEP现有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经济体量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将有力提振区域贸易投资信心,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各方合作抗疫能力,助推各国经济复苏,促进地区长期繁荣发展。RCEP也将为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提供实现路径和有力推动。 据共同社消息,日本、中国、韩国和东盟参加的RCEP谈判已结束。15个国家(不含印度)在15日首脑会议上签字,并对印度设置能早日重返的特别措施。16个国家于2013年启动RCEP谈判,但印度担忧对华贸易赤字扩大,在2019年11月首脑会议上暗示退出,之后就未参加谈判。RCEP参加国虽然拟在一定期间内不接纳新成员,但印度被作为例外对待,完善印方提出要求后就能够重返的环境。 印度试图从推动“去中国化”中获益 疫情仍在肆虐,许多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但区域全面经济关系协议签署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确保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极大提升地区恢复经济增长的信心。对于印度未参与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印度政府说是因为中国在RCEP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中印之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印度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加入,对其不公平。 不过,众多观察者认为是印度国内某些利益集团为维护其利益极力阻挠印度加入,莫迪总理及印人党为争取他们的选票而作出让步。另外,由于莫迪推行带有强烈经济民族主义色彩“印度制造”政策,鼓励本国生产,在目前情况下,印度工业产品确实无法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竞争。 从过去一年印度外交政策看,印度选择不参与RCEP不是个意外。2020年初疫情暴发后,印度很多人认为发展制造业、替代中国机会来了。印度政府推出土地税收等优惠措施,游说在中国大型跨国企业将生产链条转移到印度。而美、日、澳、印、韩国、越南、新西兰等副外长每两周举行一次会议,商谈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取代中国的更富有韧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此外,加勒万河谷冲突也给印度的“去中国化”进程提供了理由。 在美国特朗普推动与中国脱钩“去中国化”同时,印度以加积极姿态推动其经济“去中国化”进程。印度采取的“去中国化”措施,甚至远超美国,或说印度在引导美国“去中国化”。印度部分高官认为,在中美严重对立下,印度将获得绝佳发展机遇。希望通过与美国结盟,让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向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印度发展制造业,建立一条取代中国价值链产业链。印度不仅不想加入RCEP,也不想让日本加入,甚至根本不希望RCEP建立,并企图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以获得自己发展。 印度总理莫迪 错过RCEP,印度将失去融入全球化机会 RCEP正式签约,历史将证明莫迪政府犯下了一个非常严重的战略错误。虽然RCEP其他成员国为印度专设了一个条款,随时欢迎印度加入,但加入的标准更高,印度可能永远没机会加入了。错过了RCEP,印度将失去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机会。 莫迪原本寄希望特朗普连任,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贸易战和美中经济脱钩进程继续下去。因此在美国大选前,印度积极推进与美国战略伙伴关系,为特朗普助选。在地理空间基本交流和合作协议签署后,美印已形成事实上的同盟。但美国大选后,美国新任政府在外交手法上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莫迪政府来说,这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印度总理莫迪 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形成及迁移是个自然经济发展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美国希望在其“印太”战略中增加经济支柱,但在美国本身需要再工业化情况下,除军工领域外,美国很难为印度工业化进程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美国新一任政府上台后,很有可能为重振美国经济而加入 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是个比RCEP准入门槛更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果印度连加入RECP标准都达不到,更不可能达到 CPTTP的要求。 原来奥巴马政府设计的TPP就根本没将印度包括在内,连APEC美国人都不允许印度加入。至于印度幻想的打造自己经济势力范围、主导南盟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凭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本难以实现。 对于RECP其他成员国来说,印度现在不加入,并不意味着多边机构效能受损。印度市场虽看起来广阔,但实际消费水平远远不足。从印度在国际组织中一贯表现看,凡是印度参与并获得重大话语权的国际组织,其效率都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功能。 因此,不参加RCEP将意味着印度在未来新一轮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陷入孤立;对于RCEP其他成员国来说,意味着RCEP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中将少一些牵绊。 有专家指出,RCEP成员国是中国进出口和对外投资的重要伙伴,东盟、日、韩、澳在中国贸易伙伴中分排第一、四、五、八位,除印度外RCEP的14国在中国对外投资中占比重超12%。14国资源禀赋各异,既有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来源地,又有核心技术和产业资本持有者,还包括人口数量红利尚待释放的发展中国家。RCEP完成,将为中国企业提供从原材料到人工、从资本到技术、从生产到市场的全方位便利条件,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空间大为拓展。 RCEP完成,意味着整体90%以上产品和服务将逐步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跨境电子商务将更趋蓬勃,国内民众将能以更低廉价格、更便捷方式、享受更广泛高端的商品服务,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新业态发展、培育中高端消费面临新的契机。 二、亚洲世纪真来了,为世界经济带来利好 2020年11月13日 大公报等 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开幕,会议由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主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23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视频会议,提出聚焦经贸合作,共建区域“快捷通道”网络等,推动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促进地区经济复苏。与会领导人一致表示,欢迎在会议期间签署RCEP。 李克强表示,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令人鼓舞的是,东亚地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向好,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逆势增长,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区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强调,中国始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巩固睦邻友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努力促进各自发展和地区经济整体复苏。 李克强指出,要坚定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我们深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商务与投资发展的需要,而且利于塑造长期稳定向好的预期。要努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愿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同东盟国家加强发展战略衔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要全力推动地区经济复甦。东亚各国要同心协力,携手共进,推动地区经济复甦发展,迈向繁荣,这也会给世界经济复甦注入强大动力。 李克强指出,中国同东盟关系进入而立之年,已“立”起来,相信会更成熟,共同向着互利共赢方向发展,不断开创商务与投资合作新局面,进一步造福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也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有评论说,15个亚太国家签署RCEP,预示亚洲世纪真的来了。RCEP一旦签署,就GDP而言,将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协定。协定覆盖东南亚10个经济体、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虽然印度退出,但15个国家签署这一自贸协定,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自贸区。对亚洲国家非常重要,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RCEP签署,是东盟拒绝美国选边站队明确的标志,美国的印太战略难以推进,基本上决定了印太战略的失败。中国与东盟合作加强,利益更紧紧绑在了一起,亚洲合作时代将开启新篇章。 这次系列会议同时进行,时机很微妙敏感,正值美国总统权力过渡期。而过渡期危机能演绎到什么程度,还是未知数。此时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已无暇顾及。这时开会可不受美国干扰,自然会顺利进行。也就是说,美国的权力过渡期,就是RCEP签署的战略机遇期。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称,“经过8年血汗与泪水的谈判,我们终于迎来了本周日签署RCEP协议的时刻。”韩国建国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旭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签署,无论对RCEP域内国家还是全球经济来说,都是重大利好。“RCEP涵盖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巨大经济圈,区域内市场开放,能冲抵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受全球经济环境及新冠肺炎影响波及世界经济起到利好作用。” 金教授指出,RCEP目的是建立超越经济领域、活跃地区间交流共同体。一旦签署,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定,给区域内国家带来巨大利好。对于韩国和中国来说,RCEP签署,会使贸易结构发生改变:“通过RCEP,中国向东盟国家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出口会进一步扩大,中国主要中间产品供应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间接出口也会大幅增加。” 全球商业咨询机构IHS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表示,RCEP成员国GDP约占全球GDP的30%,是该地区“朝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迈出的重要积极一步,RCEP成为全球GDP最大自由贸易区。”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贸易专家亚历山大•卡普里Alexander Capri表示:“在疫情下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之际,RCEP签署确实令人振奋。从短期看,是后疫情时代亚洲率先走出经济危机重大机遇;从长期看,将整体提升亚洲制造能力及经济一体化融合。是继欧盟之后,全球又一区域融合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亚洲自从日本实现工业化,再到“亚洲四小龙”及中国快速崛起,全球制造格局正由西方转向东方。近年,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制造业快速聚集,亚洲产业链正在形成。亚洲急需构建一个区域融合性一体化,来实现市场的循环繁荣,极大减少对西方供应链的依赖。 而中国作为RCEP签署国中经济体量最大国家,有利于实现经济“”三循环”——国内循环、亚洲循环及世界循环,更有利于中国实现产业提升。宏观的看,RCEP本身就是亚洲经济体再循环战略。将制造留在亚洲同时,将提升亚洲科技研发能力,逐渐形成以亚洲为主产业链,或许是亚洲走向共同繁荣的必经之路。 对于RCEP,美国虽没像一带一路那样公开抵制,但也是一百个不满意。这与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路线格格不入。 此时亚洲15国顶住压力签署RCEP,意味着东盟拒绝了美国选边的要求。而日澳积极加入,表明了与美国印太战略并不一致。中日韩一体化进程也将得到加速,印度加入也是早晚的事。亚洲地缘政治将因此而改变,美国在亚洲的领导力正在严重的流失。 协定已经签署,RCEP各成员将各自履行国内法律审批程序,努力推动协定早日生效实施。亚洲世纪真的来了! (改写编辑:未平) 注:本文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http://news.cri.cn,http://www.takungpao.com,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RCEP 签约 东盟 中国 韩国 日本 澳洲 新西兰 经济 亚洲世纪 上一篇:"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万米,创造纪录/潜水器发展前世今生 下一篇: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思考中国酒的传承与创新1(7篇连载)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 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桥梁建设领跑/文化+旅游假日经济勃勃生机 外媒高度关注中国月壤制水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