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要闻  时政  文化  信息  经贸  美食  国际

未来的交通1:寰球与沃尔沃共商智能汽车发展 /智能汽车法规待完善/比亚迪云轨

t01fac0933a04965285.jpg

一、未来的交通什么样?寰球汽车与沃尔沃携服务商共论智能汽车发展

2018-12-16  源: 中国新闻网

12月11日,由寰球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联合主办的“开放、标准、安全——未来我们需要一辆什么样的智能汽车”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随着越来越多汽车企业提出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意味着汽车企业在智能化上有颠覆性改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然而,纷繁复杂的车载操作系统及封闭的研发环境不仅阻碍了效率,也让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运用兴趣大大降低。

在2017 Google谷歌开发者大会上,谷歌与沃尔沃集团联宣布建立合作关系,将共同开发下一代汽车版安卓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沃尔沃汽车将立足中国市场,打造全新开放平台和汽车互联生态,携手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高德、科大讯飞等国内科技企业,打造下一代智能车载交互系统,为消费者带来最新智能互联服务与体验。

在此次论坛上,寰球汽车集团邀请沃尔沃汽车,开发智能汽车,围绕“中国消费者需要一辆什么样智能汽车”话题展开一场探讨。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表示,汽车智能化包含多个方面,分别体现在能源、动力、驾驶模式、主被动安全系统、人机交互。汽车智能化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个给汽车驾乘者更好体验问题。希望更多互联网企业和车企,一起用“开放、安全、创新”思维开发真正的智能汽车。

国内首家运用标准版汽车安卓系统车企

为实现开放操作系统、统一的标准及安全的系统环境,沃尔沃汽车与谷歌展开了全新合作,基于标准版汽车安卓系统打造下一代智能车载交互系统。彻底打破了车载系统复杂混乱、封闭、不安全等问题。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认为,汽车在技术变革、能源革命,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条件下必须面临变革。智能汽车最先解决的就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针对欧美发展智能汽车的“争斗”,中国发展智能汽车走第三条路线,就是开放平台抱团取暖。

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介绍,汽车正从交通工具演变成连接大数据与数字生态的智能终端。未来智能汽车发展,必须将消费者需求放在核心位置,实现快速、准确、全面响应,不仅需要便捷、高效、标准统一的操作平台,同时需要建立开放的车内智能生态系统。

在中国,沃尔沃汽车将作为首家运用标准版汽车安卓系统企业,以开放的形式和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统一和自我更新的智能汽车生态。

沃尔沃想改变智能汽车什么?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中心表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汽车新四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带动了汽车产业和交通能源新型电信技术设施、环境和城市的发展。

据了解,沃尔沃汽车通过与谷歌合作研发标准化汽车版安卓操作系统,致力于解决汽车智能系统三项问题。

在华构建智能汽车开放生态圈

与海外和谷歌合作开发前端应用不同,针对国内市场,沃尔沃采取开放合作模式,率先与高德地图、科大讯飞、阿里 AI lab等代表智能汽车尖端技术的合作伙伴一同,打造中国市场开放的智能汽车服务生态。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认为,无论外部或内部环境变化,还是当下消费人群变化,未来一是技术驱动、二是用户导向、三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拥抱所有产业带来的新变革。

据了解,沃尔沃与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合作,将天猫精灵接入车内。下一代智能车载交互系统将接入天猫精灵完整的服务生态(包括媒体, 在线预定服务,物联网控制等),服务内容随阿里战略实时迭代更新。

针对未来智能汽车导航,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分享了未来愿景,未来智能汽车像智能手机一样成生活必要工具和服务产品。高德解决过去车企合作的痛点,将服务客户能力展现到车辆上。通过技术能力、产品快速迭代解决用户需求,真正实现和汽车相结合,让出行更愉悦、便捷和安全。未来,高德地图将为沃尔沃全新信息娱乐平台进行高端定制和适配开发,主动安全贡献 EHP算法。

论坛上,华为CBG云服务部总监认为,在云+AI时代中,人和车可实现更紧密连接。在华为解决方案中,一是人车互动,通过手机、车机的连接,及家里IOT设备连接等;二是通过车载信息娱乐技术服务于车主。

在语音识别领域,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表示,科大讯飞将为沃尔沃汽车提供车内系统语音识别产品,实现车内(空调,电话,媒体等)功能及导航语音控制。

高德地图、科大讯飞、阿里 AI lab是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首轮智能汽车合作伙伴,沃尔沃汽车还将基于标准版汽车安卓系统寻求更多合作者,目标在中国始终选择最好的合作伙伴,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最好的服务和体验。

t01d608046084cd1db1.jpg

二、自动驾驶汽车迫不及待抢市场,配套法规待完善

2018-12-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胡林果 孙少龙

动驾驶汽车:企业冒进 监管叫停

通过App选择上车地点、激光雷达全方位感应、乘客享有“自主刹车权”……近日广州自动驾驶出租车以12元的起步价试运营,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试运营仅一天后就被广州市交通部门叫停。

随着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陆续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发放路测牌照,越来越多的企业试水自动驾驶领域。然而市场人士认为,广州的紧急叫停不仅凸显一些企业技术及法规尚未完全成熟时,急躁冒进抢夺市场,一味“求新求快”,也反映出自动驾驶领域“创新超前法规滞后”现状。

t012b1e53c6cae19534.jpg

抢占市场概念带有噱头成分

11月1日,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推出“全国第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以12元的起步价在广州大学城开始了试运行。记者采访了解到,该公司选用的车型是广汽新能源GE3纯电智联SUV,为其提供自动驾驶技术支持的是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文远知行公司向记者介绍,乘客可在App上选择目的地,上车后点击确定即可启动车辆;该车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法实现全方位感知,车顶上的“大眼睛”是车辆的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相配合,可感应车辆周围200米内的各类物体信息。记者体验发现,在驾驶位旁边的屏幕上,的确可清楚地看到车辆周围详细情况。

t01b507c69eb29fc330.jpg

文远知行副总裁说,为保证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安全性,除在车辆上安装全车健康检查系统和备用传感器外,还为乘客提供“自主刹车权”,乘客可通过车载平板内App实现电子刹车,也可通过后座的脚踏板进行机械制动。

试运营体验时车上配备安全员,出现意外可随时改为手动模式。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切换模式,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试运营外的时间,也能像普通出租车一样提供服务。

然而,该项目在广州大学城试运营1天后,广州市番禺区交警和交通局叫停该运营项目。广州市番禺区交通局表示,“支持公司积极探索创新智能化营运模式”,“但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硬件、道路环境未完善前投入试运营,并邀请大学生参与路试,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该试运营项目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暂停试运营。”

t01ed9a3d40e6ed1ed0.jpg

番禺交警表示,自动驾驶属于新事物,在未有相关法律出台及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前,上路不妥,如出现冲红灯等违章行为时,如何处罚没有法律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称可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其实不然。记者了解到,“L4级别”意为高度自动驾驶,指车辆可完全由人工智能操作,无须人为介入。但记者体验发现,该车只能在限定固定路线进行自动驾驶,和宣传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概念有出入。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表示,“全国首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概念显带有噱头成分,但也反映了市场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迫切情绪和竞争布局。

t01f2fc70fb3433624e.jpg

未获牌照已贸然“上路”

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实时性强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平台,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开放测试路段、发放路测牌照,自动驾驶技术及应用呈现升温状态。

各地纷纷出台自动驾驶细则。2017年12月,北京交通委联合北京公安交管局、北京经济信息委,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文件,规范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实际道路测试。截至2018年11月,全国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发布了地方性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管理规范。

t01b3c252504df0792f.jpg

目前多地已陆续开放了测试路段。道路测试是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应用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使车辆在各种交通状况和场景下都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自动驾驶功能需要进行大量测试、验证。在正式推向市场前,必须在公共道路上通过交通环境的测试。北京确定了33条共105公里的开放测试道路;上海已开放测试路段37.2公里;深圳已开放测试道路124公里。

多地发放路测牌照进度不一,有企业已贸然“上路”。2018年,上海向上汽集团、蔚来汽车、宝马中国发放了5张测试牌照;截至2018年9月,已有滴滴、腾讯在内7家公司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资格。截至目前,广州市并未开始向企业发放测试牌照,“但企业显然已经等不及了”。

t01bdc9a4df390451df.jpg

技术亟待攻关,法规仍存盲区

专家表示,自动驾驶是新生事物,其发展、管理方式都无经验可循。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世界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另一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殊问题。

第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发展没有法律支撑。虽然政策上鼓励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但实际的法律配套上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尚未全面开展。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只对有人驾驶进行规定,能把无人驾驶和机器人驾驶纳入,相关配套法律体系也是如此。导致一些法规盲区出现,如驾驶有双手离开方向盘行为,会被视为一种危险驾驶,一旦自动驾驶失控导致交通事故,车内乘员面临承担危险驾驶罪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刑责。

t01e5844a103578608b.jpg

自动驾驶在道路交通的设备、指挥及引导方面有待完善。“各地政府目前出台的有关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行政规章,更多是鼓励科技公司进行科技实验,并不太提倡正式运营。”

第二,自动驾驶的技术难题仍然存在。不少专家表示,自动驾驶的几项关键技术如传感器、处理器、算法和高精地图等,未能满足现实需要。

第三,受资本影响,部分初公司宣传时有意夸大,扰乱产业秩序。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内自动驾驶正处于发展早期,不少初创公司融资需求强烈,为达成融资目标进行夸大宣传,甚至出现“不提L4就不好意思说做自动驾驶”情况。

第四,安全问题频现,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仍存在恐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其实是不同的概念,但消费者往往缺乏区分能力。近年来不少辅助驾驶车辆发生车祸,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了心理上的抵触。

t0170035bb6cb4de89a.jpg

三、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比亚迪云轨扬帆出海

2018-12-16 来源: 人民网

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广受英国、美国、荷兰、韩国等发达国家青睐,其产品遍及欧洲、北美、拉美等世界各地。目前,比亚迪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已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过200多个城市,其中,纯电动客车总销量已超过4万辆。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电动巴士全球之王”。

t01adc531adbcfb52f5.jpg

在新能源车型的细分市场上,比亚迪不仅做到了中国第一,也做到了全球第一。然而,随着比亚迪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攀升,王传福的焦虑也与日俱增,那就是路面上的车辆越来越多,拥堵已成为了常态,为了缓解拥堵,不少城市出台了限购、限行政策。而王传福在参加一次重要会议时,也差一点因为堵车而迟到。正是这次堵车的经历,让王传福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地面交通可挖掘的潜力有限,能不能在空中做做文章?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比亚迪云轨扬帆出海

为了缓解路面压力,不少城市大力开展了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建设,然而地铁、轻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特别是地铁受地质环境影响大。有没有一种既有轨道交通便利性,综合建设技术要求和总体造价成本低,以及施工周期较短等优点的交通工具呢?那就是由比亚迪推出的——云轨。

云轨试车的视频

所谓云轨,又称云中轨道,是比亚迪对自主研发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系统的别称,它可建设在道路中央分隔带或狭窄街道上,不单独占用路面,属于运能接近地铁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云轨整体建造周期为 2年,是地铁用时的1/3。

t01208b7c5c9b30b67e.jpg

2016年10月13日云轨在深圳首发,截止2017年10月,比亚迪已与湖南省衡阳市、广东省汕头市、安徽省蚌埠市、淮北市、四川省广安市、吉林省吉林市等达成战略合作。预计到2018年年底,在国内推广城市云轨

云轨系统不仅在国内开花,在海外市场也得到热捧。2018年5月23日,巴西巴伊亚州公布的轨道交通招标显示,比亚迪提交的方案被认为“十分符合”标书要求,成功中标,订单金额约25亿巴币(约合6.89亿美元)。这座巴西名城将迎来全球首条跨海云轨。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比亚迪云轨扬帆出海

5月31日,比亚迪与菲律宾多个合作伙伴就推广由“电动乘用车、电动商用车、电动叉车和轨道交通”达成合作。宣告比亚迪绿色大交通方案在海外落地。

当然,比亚迪的“出海”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媒体表示,比亚迪选择走出去,是因其在国内市场有限。王传福也曾表示“比亚迪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主要还是社会的不信任”,不过他同时表示,“这个问题未来可以通过比亚迪市场表现来解决。”

 ( 改写并编辑:未平 )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sohu.com/http://www.xinhuanet.com/,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未来 交通 智能 自动驾驶 法规 云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