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要闻  时政  文化  信息  经贸  美食  国际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1127532149_1622854981004_title0h.jpg

导读: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更好的守护人类的生命健康。

t0185dca05c40dff9c8.jpg

中国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生态兴则文明兴

2022.9.11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大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更稳固。

t0193f92957ac853805.jpg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突出位置意义重大。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民族未来。中国共产党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将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持续繁荣为基本特征的文明发展形态,通过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0021033811583827_b.jpg

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增加,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劳动,劳动和自然界一同构成一切财富的源泉。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到那时人类的生产生活将难以为继,已经获得的财富也会失去,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质量。

1784_1de5897cc22ab290ae02eba6ff1529ec1c8a4b47.jpg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公平主要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同一个时代,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其结果往往是少数人获益而多数人利益受损,影响了社会公平。如果以牺牲下一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来换取当代人的利益,那么代际公平将受到严重损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人的全面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审美功能,美丽的自然风光能够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吟咏了秀美的“山水田园”,留下许多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景,激发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的热情,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16pic_1823301_s.png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9252464495746b38dc8cff501f74e85.jpeg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今中外有许多深刻教训值得深思,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必须深化对人类文明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710061556039139_2339.jpg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必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t01a6a3990d1383cecd.webp.jpg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深刻革命。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牢牢抓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各要素内在发展规律,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更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b155ede2826d4845a3642d5040d9a46f_th.jpg

坚持用最严制度最严法治保护生态。习近平强调,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制度供给和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必须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eb31a705-fc46-4989-b1f3-6d9783ad8958.jpg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趋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生态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W020200419536839215203.jpg

奋进在绿色发展之路上的中国,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神州大地定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定能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生生不息!

W020170523475463990287.jpg

(改写编辑:未平) 

广告:农大果园管家 

赵乾13071019261


注:本文转载自https://news.sina.com.cn,http://www.ce.cn,https://www.chinanews.com.cn,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中国 建设 人与自然 和谐 现代化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