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要闻  时政  文化  信息  经贸  美食  国际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思考中国酒的传承与创新6,(续五)

33bc054e463d4ec284b70076121a70dc_th_副本.jpg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思考中国酒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余 波(欧盟中国融媒

1386407771428inhek.jpg

(续五)

三、中国酒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的酒文化,是世界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酒在古代是与神灵沟通的祭祀品,代表着神圣,具有庄严属性,中国古代的酒神精神道家哲学为源头。战国中期的哲学家庄子(庄周)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而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正是中国酒神忘我的精髓所在。

t01aa8983b28014f667.jpg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作品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自由、艺术和美丽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产生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由于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是古老中国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20170112064043700_s_副本.jpg

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每一页都散发出酒香。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是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二人都终生嗜酒。李白自称“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业嗜酒”,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酒豪”。

11be00100d434fdd941c.jpg

杜甫有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当代画家丰子恺曾写道:“世间最好是酒肴,莫如诗句。”而当代作家郁达夫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在酒中醉中,他乘兴做出许多好诗文。  

91512f370c00419088ec16c7e327ee5e_副本.jpg

世界文化现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古时希腊人以野外纵酒狂欢方式来尊奉酒神,女性则通宵达旦地一边跳舞一边狂叫。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让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他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体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国的酒像是君子,西方的酒更像浪子。

在酒文化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呈现出很多差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西方的酒文化的主体通常是葡萄酒,中国酒文化的主体通常是谷物酒。

u=3307371750,983211112&fm=173&app=49&f=JPEG_副本.jpg

中国的酒文化受到尊卑长幼传统的伦理文化的影响,饮酒时往往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重要位置。正式场合一般饮白酒,敬酒分主次分顺序的。要等主人先完敬酒,其他人与客人才能敬酒;敬酒一定要从最尊贵客人开始,敬酒人一定要满杯,杯沿略低于客人杯沿,表示谦虚和敬意;晚辈要主动给长辈敬酒,下级要主动给上级敬酒,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客人可以随意。同辈人讲究劝酒、行酒令、划拳等助兴节目,让喝酒的气氛浓烈而热闹,中国人喝酒要的就是气氛,体现出热情和好客。

t01c649dda8063a1d0a_副本.jpg

西方人饮酒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美味。他们饮用葡萄酒体现的是对酒的尊重,饮酒只是聚会的附庸,不会通过饮酒来建立人际关系。饮酒前的品鉴也很讲究,不会将酒杯斟满,而是斟的很少,以便在饮酒前晃动酒杯,眼观其色,鼻闻其香,舌品其味,最后用耳听碰杯的清脆声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他们强调民主自由,从不干涉强迫别人,不会过分敬酒、强行劝酒,一般是品尝各自的杯中酒。无论喝酒对象是谁,喝酒与否,喝的多少,全由自己掌控,无需客气和客套,很难看到西方人喝醉酒的场面。在正式场合,碰杯后也不会一口喝干,只是一种礼节性的小饮一口。

6d8df955fb584ad2b51491636c194809.jpeg

中国与西方的酒文化在餐桌上差异挺大,主要体现在酒具、配餐上。中国古代酒器以瓷器、青铜器为主,如今常用玻璃杯,尽管白酒香型众多,但酒具一般通用;西方人喝葡萄酒有系列对应的杯子,如葡萄酒杯、白兰地酒杯等。中餐多与白酒搭配,没什么特别的讲究,一顿饭吃下来,基本上只喝一种酒;而西方人用餐时,饮酒非常讲究,吃每一道菜,什么酒配什么菜都有标准,一般是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

0LaT9LfzhY.png

99f87d1fc4de4e79ba0f83331d6169c0.jpeg

总之,中国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强调“秩序”与“等级”,敬酒劝酒都遵循一定规则,而西方人喝酒不会劝酒,相对随意,更体现人性的自由。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给西方人带来一些特别的感受,也给酒带来了神奇的文化。因此,在当今世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全球文化的融合发展,对交流双方也大有益处,这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很有必要的。

4d96-hktxqai0468575_副本.jpg

中国白酒怎样才能被外国人接受?白酒因工艺独特,与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并称世界四大蒸馏酒,也被称为“中国国粹,世界精华”。虽然白酒的产销量世界第一,名列第二的威士忌仅有白酒产销量的1/3, 但在国际消费中白酒的销量却最差。

t012739b4529bdc1ead.jpg

目前,威士忌在全世界有30%的市场占有率,而中国白酒绝大部分是内销,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不足1%。中国白酒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中华文化所处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符。其他三大酒在世界不同国家,相互拥有不少消费者,唯独白酒除了在中国有庞大消费外,在国际上仅有少得可怜的市场份额。即使一些外国商店里售有中国白酒,消费者多是海外华人或中国游客,真正的外国人很少购买饮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外饮酒的文化差异、口感差异、价格差异、出口标准与贸易壁垒等,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t012c9c62d8efdbf368_副本.jpg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有人会顺口说出这样的理由:中国白酒是高度酒,外国人不习惯喝,因为他们只喝低度酒。的确,中国白酒因其性烈,口感过于辛辣,很难进入外国人的餐桌,还常常让他们避退三舍。

17275162772.jpg

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就发生过这样的趣事:赴华前,久闻中国白酒盛名的秘书就提醒尼克松,与周恩来总理碰杯时,不要真正喝完,碰一下嘴唇即可,因为白酒太烈了。基辛格博士也表示中国白酒性烈,而且易燃。尼克松访华后回到华盛顿,便向女儿展示白酒的可燃性。但由于操作不慎,白酒伴随火苗流满了整个桌面,差一点酿成了火灾。

guizhoumaotaihanjiangjiutupian-17732973_1_副本.jpg

外国人不习惯喝高度白酒的理由不能成立:中国也产有低度白酒,外国人为何不喝?有许多外国人也喝高度白酒,如伏特加、金麦酒、威士忌、朗姆酒等,实际上也要因国家因个人的情况而定。酒本身是一种文化属性很强的饮品,中外文化的差异使中国白酒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大多数外国人,生活中似乎只威士忌、伏特加、马爹利等非中国产蒸馏,很少有人喝中国白酒,他们可能是对中国白酒不太了解,接触机会较少。恐怕最主要的是,中外喝酒的方式不一样,对酒的认知有很大不同。

031a71015489493bb28c3f1c9c54c190_副本.jpg

 “美味佳肴,无酒不欢”,外国人请客吃饭时也有喝饮料的习惯,包括酒精饮料,但他们往往会给客人多种选择。一般包括低度酒精饮料(如香槟、杜松子酒等)、啤酒、无酒精果汁,很多国家的人会备有高度酒精饮料,像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龙舌兰、伏特加、琴酒、波本、苦艾酒等。在饮酒时往往勾兑其他饮料喝,比如在白兰地中加冰块、果汁、汽水等,这样酒度会稀释,喝起来较温和,不会像纯中国白酒那样呛嗓冲鼻。中国人偏爱酒的浓烈,而外国人更看中喝什么酒,喝酒的气氛和情调;外国人从不强客人喝酒,喝酒时随意自由。这是中外文化的主要差异之一。

5baeebd2N3d915597.jpg

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盛产高度伏特加酒。可能是由于气候比较寒冷,俄罗斯人喜欢喝高度伏特加,且喜欢一饮而尽,他们觉得刺激爽口,但中国白酒不适合这样饮用。这是因为外国人不喜欢香气重的酒,尤其不爱喝醤香型、浓香型的酒,他们感到中国酒香气口味不够愉悦,也不习惯中国酒的包装和牌子。传统的中国白酒,如不加以改良,并不适合外国消费者。就像啤酒刚进入中国时,大家都觉得味道很怪,甚至有人说像喝“马尿”。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没有香气的“伏特加”,会成为全球最大销量的烈酒了。

t0112a9fd6ca8ac13ea.jpg

实际上,在国外的酒吧里,威士忌和啤酒往往是男士的最爱,而女士的最佳饮品常是鸡尾酒。鸡尾酒(cocktail)是由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多数鸡尾酒有着鲜艳的色彩,兼具营养和观赏价值,让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开。鸡尾酒多以朗姆酒金酒、龙舌兰、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烈酒或葡萄酒作基酒,配上果汁、蛋清、苦精、牛奶咖啡等辅料,分层、搅拌摇晃而成,还可用柠檬片、水果或薄荷叶来装饰,酒精度为25—30。

t013bbb2fdafafe1299_副本.jpg386327317625176092.jpg

目前,中国白酒产区存在着“小而散”、缺乏系统理念与统一标准、文化挖掘不够等问题。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外商贸时间不长有关,也与白酒国际化中的失误有关。有的白酒强调勾兑,不注重原酒精酿,轻视酒文化的传播。有的将酒文化建立在经不起推敲的巴拿马奖上,还当成酒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向全世界传播,将成为世界的笑料!有的为强调酒文化,竟然说唐诗宋词中与酒有关的诗句,都是在描写他们家那种白酒。这种毫无根据的拉扯,如何才能让中国酒走向世界、让别国消费者接受?

t01076781984b2ea1e2.jpg

也有的厂商说,中国因为缺少对世界的文化输出,才导致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受阻。这种认识,混淆了“文化输出”及“酒文化”的概念,文化输出是国家行为,文化输出并不一定影响白酒的销售。如果酒文化得到了别国消费者认可,也可以不依托国家的文化输出。例如,法国的文化输出并不强大,但世界各地消费者都认可法国葡萄酒,这是由于地理、环境、土壤、品种、种植和酿造工艺等因素造成的产区优势;美国的文化输出要比法国强大得多,世界各地会认为美国葡萄酒比法国的更好吗?因此,酒文化才是白酒的根!

p52_b.jpg

中国酒如何走向世界,我认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塑造白酒产区文化,支撑中国酒品牌走向世界。通过上面的叙述,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足够优秀、足够悠久的,完全有能力支撑一批有底蕴的品牌走向世界,去表达中国的创意。中国白酒的本源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国白酒更具有产区优势,更能彰显产区的价值。

t0183ab1c9d91726f76.png

 “产区”的概念最早源于法国波尔多。波尔多产区以一种概念化的模式,升华了人们对其葡萄酒品质的认识,促使波尔多葡萄酒驰名世界。对于白酒而言,不同风土成就了不同的产区特色。随着中国酒业接轨国际市场,白酒行业也开始注重打造“产区”了。中国有以酱香型茅台为代表的赤水河流域产区;以绵柔型洋河双沟等“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之一的洪泽湖湿地产区;还有以浓香酒为代表的四川产区,以淡雅浓香酒为代表的苏鲁豫皖产区,以豉香米酒为代表的岭南产区,以河套和伊力特为代表的北方产区,以汾酒为代表的山西产区,以北大仓、大源泉和道光25为代表的东北产区,以凤香为代表的陕西产区

41123336bd2a312121b0dc08d03bde249bd342a0.jpg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酿酒师祖仪狄、杜康都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为人类酿出了甘甜的美酒。上世纪90年代,河南白酒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三,成就了“豫酒板块”的辉煌。豫酒以浓香型为主,约占总量的95%以上,有窖香优雅、回味悠长、持久绵柔等风格特点,这也是中原文化的典型特色:大度、包容、优雅,具有丰富的文化沉积与发展潜力,可以说是在众多香型浓香型等流派中独树一帜。

21fadec396a644888ee34ebfb5c8035a_副本.jpg

产区既是酒类品牌发展的金字招牌,也是世界酿造业发展的基石。产区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当地的水土、微生物、农作物、气候等自然资源, 也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历史沉淀和知名度积累等息息相关,产区往往赋予“不可复制”的品牌标签纵观世界,产区已成为消费者判断酒类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全球美酒品质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余见续六)

14b58ff491614ab9b6041fe3412a5854_th_副本.jpg

(编辑:未平) 


注:本文转载自经济 全球化 中国酒 传承 创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经济全球化 中国酒 传承 创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