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要闻  时政  文化  信息  经贸  美食  国际

三农话题:日本农业的“第六产业”是什么?台湾的生态农庄是怎么做的?

t011d937db542558c12.jpg

导语:日本是中国的邻国,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营规模等都与我国相似,但日本的农业却遥遥领先于我国,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日本的农业,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希望能给各位朋友一些思路与启发。

一、日本农业的“第六产业”到底是什么?怎么做?

“六次产业”是由东京女子大学教授今村奈良臣最先提出的。“六次产业”包括第一产业的农林水产业,还包括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及流通、销售等第三产业。目的是通过由农业从业人员,获得为第二、三产业获得加工和流通利润等,使农业获得活力。

这种经营的多元化就是“在农业中创造六次产业”或农业的“六次产业化”。将第一、二、三产业加起来或相乘,“1+2+3”=6,“1×2×3”=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来历。“六次产业”的形态非常丰富,如农产品的品牌化、向消费者直销、经营餐厅、提供住宿、发展农业观光等都。“第六产业”的本质是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将农业变成综合产业,把产加销融为一体,提高流通效率,实现产品增值,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和以前传统农业(畜牧、水产业)的最大区别,农民(畜牧、水产业从业者)不只是种田、种水果蔬菜(或养牛羊、家禽、水产),还需考虑对产品深度加工及销售。随着产品附加值有了提高,并直接面对市场,对于产品销量、质量把控、市场接受度、顾客反馈深入了解感受后,从业者会考虑如何提供更高的品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以前是毫不关心的。

发展“第六产业”目的是振兴农业农村经济,改变农业发展前景,所以坚持以农业为主;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趋势是让第二、三产业附着其上,逐步使原本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可以说,“第六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真谛。

以往,第一产业的农业仅局限在农产品生产过程,“第六产业”则融合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肥料生产,及第三产业农产品流通、销售、信息服务,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第六产业”的核心在于“一体化”“融合”。一体化使农产品附加值成为现实,使农业与不同产业、领域,如食品加工业、旅游、高科技合作成为现实。近年,日本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资金、人才进入到日趋活跃的“第六产业”。

21世纪以来,日本开始重视发挥农业和农村的多种功能的其目的是让农业劳动者得到更多收益,使日益衰弱的农村农业有跨越式的发展。“第六产业”才是真正的农业现代化。“第六产业”找到了现代农业的真谛,是现代农业之集大成的产业形态。因此,真正的现代农业,是大农业大食品的概念,是从田间到餐桌的大贯通大整合,是综合产业!

实例1:一棵柚子能有多大效益?

日本山村“马路村”坐落在一个山坳里,被1000米级群山环绕与外界隔离,森林覆盖率达96%。1979年前村民以卖树为生,积累了不少财富。从1979年后,政府立法保护生态,村民财路被切断。不能砍树,不能卖木了,400多户人家靠何谋生?

为了解决村民们生计,上世纪70年代,村长和农协会长带领全村“伐木工”转向6次产业创业。种有机柚子,组织村民把柚子深加工,制柚子果酱、柚子饮料、柚子汤料等。

同时,修温泉民宿、农林产物直卖所,吸引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消费者来马路村游玩。村长的话语简单直白:只要有粉丝喜欢来马路村玩,喜欢买马路村的产品,马路村就能继续活下去。

拳头产品成流量担当。马路村村长热情好客,会给每个到访者送一瓶当地自制“Gokkun马路村”品尝。这是一罐10%柚子汁+90%水制作的原味果汁,没有任何添加物。柚香浓郁,口感甘甜,一整片柚园的清香仿佛都在口中。

看似普通的饮料,正是马路村的拳头产品。以执着的匠人之心,将单品做到极致,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单品。很多到访者喝了一瓶后,心生还想再尝的欲望,成为该村的粉丝。

马路村借机打造了一个面向粉丝的“特别村民制度”,特别村民可享受“在村里玩时,出示居住证,可随时去村长办公室跟村长坐着聊天、喝柚子汁”等特权。截止2016年底,全球有1万多人成为马路村特别居民。一年接待300多个团体体验与游学,卖出1000多万件商品,年销售达2亿元。

启示1. 加强农产业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新市场,为产业链延伸拓展提供条件。2.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支持关联产业设施建设,引导激励围绕资源开拓新市场、创造新应用。3. 培育多元化经营人才,建立综合开发培训体系,对加工销售服务提供技术、管理、营销支持,培育复合型人才。4. 搭建跨领域交流合作平台,激发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思路新创意。

t018df9889444ed4909.jpg

实例2:阿苏农场六大休闲主题

日本九州岛熊本县阿苏旧中国立公园内的阿苏农场,在海拔350米的山脚下,以“人、自然、元气”为主题,利用地理环境打造出来特色农场。将农场与自然揉为一体,借地势错落于山谷之中,依托阿苏火山的自然风景设计了休闲、散步、农场体验、餐厅等多种休闲项目。

休闲项目分为“泊、愈、栽、动、食、买”,即“住宿、住宿疗愈、栽培、活动、美食、购物”6大系统。

泊:住宿最有特色,形状奇异、连绵成群“馒头屋”极富童趣,独栋别墅位于不同区域,数量达330栋。为不同类型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馒头屋房中无转角,墙壁与天花板融为一体。住在馒头房中,像未出世前在妈妈肚子里一样感到安心温暖。“馒头屋”分为“乡村区”“皇家区”“私人区”。“乡村区”馒头排列整齐,直径为7米的“馒头”紧挨在一起,在郁郁葱葱背景下显得格外可爱。

“皇家区”以素净简约白色为基调,增添了私家围栏、精致花园和露天温泉浴池,提供更舒适的住宿空间,让游客在蓝天绿草间滋养身心。“私人区”提供和式、洋式、现代等风格迥异的主题客房,还可任意添置符合游客需求的休闲产品,确保游客享受到惬意的个性化度假时光。

愈:设立风格独特、亲近自然、浪漫温馨、充满乡土风趣的疗愈系统,包括享誉海外的日式“风吕”和温泉理疗。2000坪的日本庭园式露天风吕,提供药汤风吕、蒸气风吕等,让游客在大自然中身心得到舒适的解放。SPA会馆汇集13种放松身心的理疗体验,从温泉到地热蒸一应俱全,比如“阿苏地球能量SPA”、泥浆SPA”、“陶板浴”、岩盘浴、、氧气浴、小鱼温泉、“迷你水族馆”等,一举消除累积的疲劳和压力。

t01f6d78b3cac1e02a6.png

栽:游客可在第一时间采摘新鲜果蔬,还可尽情享用农场自产60余种丰富食材制作的自助餐。生产安全蔬菜的“阿苏健康农园”,使用最新栽培技术且杜绝农药的“野菜栽培工场”,提高免疫力的“香菇栽培工场”等,不仅生产多种多样高品质食材,还是寓教于乐的农业设施和体验场所。

动:农场设计了多种多样运动设施与场馆,让你体验乐趣同时,恢复生命的活力。元气森林是一家大小能共同体验的健康休闲空间,分布很多别出心裁的装置,让人同时锻炼身体和头脑,变得更健康。在“学习森林”,透过与大自然的接触,让小朋友们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及了解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t010855a27cfeb50d39.jpg

食:农场共有10间餐厅,利用自产高品质食材,通过料理师创意设计,做出一份份精致的料理,种类丰富。还有适合团体的大型健康自助餐厅,充分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开办的特色“牛奶农场”,是喜欢乳制品的游客不可错过的,用牧场直送的鲜牛奶制成布丁及冰淇淋、起司、蛋挞奶油夹心饼干等甜点,还有200余种手工制作及欧洲进口的乳酪制品。

买:为了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农场开设了十几间特色商店。以本地自然、文化、健康、食品为主题,展示各式的名产及熊本县特产杂货,喜欢买纪念品游客不会空手而归。

启示:在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上,加强“社社联合”“社场联合”“社企联合”,建立区域性农业产业协会,通过树立产地品牌,对生产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与改造,搭建直销网络平台等,加强与区域农业生产者的联系。建立农业生产者与食品、制造、流通、餐饮、旅游、保险等行业合作网络,开发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市场。

1.品种优是质量优的先决条件。在市场上,他们所有待销的农产品都经过精心整理包装,没有散装的,更没有带泥带枯叶出售的。包装箱上印有名称、产地、生产者姓名。品种优是质量优的先决条件,精明的日本农民深谙此道。日本政府除对大米的生产流通干预外,对其余农产品一律放开,由农民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和良种选择栽培。所以,日本农产品不但销路畅,而且价格优。生产模式先进、管理细致,是日本农产品质量佳的重要原因。日本无论种植何种作物,都能体现出农民"绣花"般的细心与细致。

2.生产的专业分工很重要。一些地区实行了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草莓、番茄等,培育管理比苗圃、花圃还要精细,就像花卉盆景展示园一样。因此,称日本农业为"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无夸大之嫌。

t010312f68d88a5507f.jpg

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是一个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日本农业生产的分工十分明确,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构建起了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

日本农户的专业化生产更明显。一般来说,日本的农民都是专业户,种草莓的都种草莓,种番茄的都种番茄,种鲜花的都种鲜花。一般农户全年只生产1~2个品种,最多不超过3个品种,而且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为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日本农户没有"小而全",只有"大而专"; 不为自给自足,而是专业化分工、工厂式生产。除了自己生产的几个品种外,其余生活所需食品和农产品全从市场上购买。这样既扩大了种养规模,获得了规模效益,又加强了农户与农户、农协与农协间的合作与交流,繁荣了整个市场。

t01fbf6d51b30c92e0a.jpg

3.家庭经营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在日本,农民种地比较轻松,原因是日本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每个农户都拥有所需的农机具,如收割机、喷药施肥机、土地起垅机、产品清洗包装机等。而且档次比较高,使用起来很方便。同时,农家还设有专门用于清洗、整理、加工农产品的车间。

家庭经营与农协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是日本农业生产的特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日本农协已发展成为集经济、社会职能于一体的民间团体,不仅负责组织农业生产,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出售农产品等,还负责将政府的各种补助分发给农户,代表农民向政府部门反映意见,保护农民的利益。

日本农业因为农协周到的服务而得以迅速发展,日本农协也因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迅速壮大。

t0140e6fc132fd3dbbd.jpg

4.开展标准化生产、所有产品的生产加工都有统一的和高质量标准要求,像工厂生产的工业品一样。不能一批一个样,一年一个样。

当然,农业和农产品的标准,绝对不能像工业品那样绝对和刻板,有它的重点和特点。水果的标准,含糖量比外观圆度重要。含糖量虽看不着,但是标准要严格,而苹果的圆度要求不必太高。没有标准的农业绝对不是现代农业

日本对资源保护高度重视,且卓有成效,在耕地保护方面更是这样。日本农民除了使用有机肥,也使用化肥,不过使用的是专用复合肥。作物品种不同,复合肥配方也不同。

日本土质优良的另一个原因,要归功于土地的配套设施,无论种花、种菜,绝大多数农田在田垄下都埋有水管,土地干旱时打开水龙头就可灌溉;而叶面灌溉和施药则通过大棚顶端的管道喷雾。先进的生产设施对土壤保护和土质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5. 日本农民以其自身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二、都是搞休闲农业,我们为何被台湾的农业碾压?

来源:蝴蝶谷玉 

农民,一直都被当作社会底层的职业,很多农民辛苦劳作的最大动力,只是为了让子女进城,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悲催命运。而台湾的农民社会地位很高,台湾人均农业增加值1.33万美元,是大陆的10倍;城乡收入差距约1.3:1,远远低于大陆的3.3:1。

近年来,网络上很流行一个数据:台湾农民年均收入是大陆农民的25倍!这个数据的真伪这里不作考证,但台湾农业确实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台湾农业,典型的小农经济。突出表现为“三小”:地块小、农户比例小、经济总量小。如此“三小”,为何又能创造出收入比大陆农民高25倍的“奇迹”?

很多人难以想到的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恰恰是因为“小”。

因小而精致

台湾的生态农庄,多以“小而精”取胜。不刻意追求农庄的积、规模,不一定非要种植多少作物,获得多高产量,产品有多大批量,但非常注重精细管理,精深加工,融入创意,提升品质。有的产品甚至限量供应,量少质精,坚持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

例如,种植茶叶的农庄,有的只采一道春茶,将其精心加工、制作、包装,使其成为茶叶中的“极品”。其他时间则搞好茶园管理,让茶树健康生长,养精蓄锐,确保春茶品质上乘。有的农庄利用溪流养殖红鳟、银鳟或其它观赏鱼,游客可在农场购买饲料喂食、嬉戏、体验、观赏,鱼却并不对外出售。如此反倒吊足了游客的胃口,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不仅保持了产品持久旺盛生命力,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资源消耗,保证了良好效益。

他们这种做法,非常符合台湾山多、地少、面积小,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这一实情。

反观我们大陆的农业产业,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总是把面积、产量、产值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总想“做大做强”,以规模论“英雄”,却忽视了实际效益;总想在单位面积上创造更高的产量,却忽视了土壤、茶园也需要“休养生息”;总想售出更多的产品,却忽视了对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的压力。尤其对山区而言,既缺乏竞争优势,也不利于持续发展。

而台湾的生态农庄,通过深挖特色、扬长避短,有效避开竞争;通过做精做透、提质增效,实现资源节约、持续发展。此种发展方式,非常值得与台湾类似的大陆山区借鉴。

虽小但温情

台湾特别注重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把农业的“苦”和“累”,做成了“甜”和“美”。特别是休闲农业,非常注重软件建设、细节打造、人文关怀和情感注入。

有位业内人士对此深有体验。他夜宿在阿里山下的一家民居中,晚上和店主泡茶聊天,听店主讲农家的生活和阿里山的动植物。走时店主给他带上自产的茶叶,估计价值已超过房费,店主说:“你在台北买当然贵,这是我自家种的,不值几个钱。”转过一年,风灾袭台,阿里山灾情严重,那位人士仍惦念着那家民居,拨通手机问候,主客之间已如亲友。

台湾农场主除了走出去,亲自热情接待游客外,还往往有着不菲的技艺,或下厨给游客做各种好吃的东西,或能调一杯美酒,或能做一块一块芬芳四溢的香皂。农场主把自己的技艺融入招待游客的热情中,将独到的创造和知识、体验传授给游客,达成新的创意设计体验,这是游客难以抵挡的诱惑。

在台湾内山休闲茶园,老板娘会带领大家现炸茶叶酥吃。戴上农家斗笠,腰里围上小竹篓,拣着不老不嫩的茶叶,摘个15片,漂洗掉小虫与浮尘。在老板娘指导下,一堆人站在油锅前,茶叶蘸粉、下锅,美美地炸个金黄两碟,再洒上话梅粉,不油不腻,酥脆可口,再端进屋,摆点咸甜小品,泡一壶柚子花茶,围坐一起开茶话会,放松休闲的感觉油然而生。

因小更灵巧有活力

台湾农会组织已有110多年历史,目前共有302家,其中县市以上26家,乡镇农会276家,会员总数283万人。

农会在台湾农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通过当好3大角色极大激发了农业的活力。

一是“设计师”。一个乡镇农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大都由农会来规划设计和引领;

二是“企业家”。农会负责人就像一个现代企业的CEO,用现代管理的理念经营着农会;

三是“娘家人”。农会就好似农民的“娘家”,有困难找娘家解决,有委屈找娘家出气,有收获找娘家分享,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农户在农会的帮助指导下,自身也成为一名生产专家,经销专家和市场分析家。他们注重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行情,善于捕捉国际市场的变化信息,不断建立拓展新的国际市场的贸易往来关系,如清波兰园栽培的蝴蝶兰花,原种母体从日本进口,借助农会的技术传授,采用母体克隆技术和传统授粉技术,培育繁殖出优良新种苗,栽培的花苗密切与国际市场接轨,与日本、美国的客商提前两年订货。

“农+旅”完美结合

台湾自推出精致农业策略后,其村发展一直以“农+旅的形式为主,各种农庄旅游采取差异化的战略,取得一定的市场。

鲜明主题+新奇创意

在主题选择上,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充满新奇感。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

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不断反复前来消费。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

口碑>品牌

由于规模不大,台湾的生态农庄注重产品的“口碑”而不是“品牌”。他们认为,“口碑”比“品牌”更重要,他们宁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保证产品质量上,放在让顾客满意上。为保证产品安全营养,他们严格控制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宁可增加投入、牺牲产量,也要保证产品质量;为了让游客品尝到口感最佳的产品,台湾很多生态农庄免费对游客开放,目的是吸引游客到农庄购买最新鲜、成熟度适宜的产品。

台湾的生态农庄大多建在偏远郊区,吸引游客到农庄购买产品,实现产品就地销售,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还可让农庄免掉一大笔销售费用。

除了宣传手册、广告路牌、电视报纸等传统手段外,休闲农业加强网络营销,运用科技整合资讯,通过网页、搜索引擎及运手机服务等,对休闲农业区域地图、路线等进行迅捷引导。网络平台在台湾休闲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台湾民宿协会的统计,80%的客人通过网络预订。

拥有不如享有

台湾休闲农业在主推“体验经济”后,还出现了“分享经济”理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顾客是上帝”为“与客人首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倡导“拥有不如享有”的消费理念。

台湾休闲农场布局合理,大多数都分布在旅游线路上,每个景区景点都能与旅游结合起来,这就有了客源的保证。板块化、区域化整合,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成效。

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才能由点成线、成片,为旅游者提供一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改写并编辑:未平 )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yidianzixun.com/http://www.sohu.com/,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三农话题 日本 “第六产业” 台湾 生态农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