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分支表曝光:快来看看你的家族起源自哪里? admin 09-19 19:06 10970 20018-09-17 导读: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指中华民族的后代。"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黄帝族与炎帝族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 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黄帝族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中国著名的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是北宋时期的作品,这里面就收录了568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今天的《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里收录了12000多个姓氏! 这么多的姓氏,自己的姓氏起源会变得越来越难找,中国人一直有“认祖归宗”的传统,大家一定想知道自己的姓氏起源于哪里。中华姓氏分支表曝光:看看你的家族起源于哪里?也许你是黄帝、炎帝、蚩尤的后代呢! 姓氏其实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在上古时代,没有现在这么多姓氏,其实主要分为8个大姓:姬、妫(gui,第一声)、姚、姒、姜、嬴、姞(ji,第一声)、妘(yun,第一声),我们现在的姓氏基本都是这八大姓氏演变过来的。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神农炎帝住在姜水之边,所以以“姜”为姓;妘起源于帝喾(ku,第三声)高辛氏;嬴姓起源于少昊金天氏;姚、妫同源,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下面让小编带大家看看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吧。 黄帝“姬”姓演变的姓氏可谓是最多的!不然怎么被称为“炎黄子孙”呢,大家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己的姓氏。 下面是我们神龙炎帝的“姜”姓演变而来的姓氏。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 大家有姓“屠”或者“邹”的吗?如果有,你可能是蚩尤的后代! 汤氏系出子姓,其始祖均为成汤。成汤,帝喾(kù,传说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 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 下面是起源于舜帝的姚、妫(guī)的发展演变。 姒起源于大禹,姒(sì)姓,中国人姓氏,上古八大姓之一。 姒姓,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姒姓祖先是被世人传颂的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华夏民族的圣祖。 其中,著名的复姓“夏侯”就来源于此,三国名将夏侯淳、夏侯渊大家都听过。 颛顼(zhuān xū),黄帝之孙,自然继承了黄帝的“姬”姓,演变出了一些其它姓氏,都是一些今天常见的姓氏。 大家有没有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姓呢?没有没关系,下面还有一些其它姓氏分支表,只不过可能不是上古大姓哦,但很多如今常见的姓氏。 你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姓氏起源没?如果没找到也没关系,泱泱华夏十几亿人口,这个姓氏分支表只是一些上古著名姓氏演变而成的姓氏而已,还有很多姓氏没有收录进来。 况且,姓氏分布极为复杂,现在就连专家也不敢保证中国的所有姓氏都能被收录进来,不一定你的姓氏后面隐藏着更传奇的故事呢。 例如,余姓就比较复杂 源流一,主要起源于姬姓,东周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即周携王之后。中国百家姓氏之一,据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余姓人口约640余万(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另2016年公安部统计数据约有近700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41%,当年排名第41位。人口分布主要以湖北,安徽,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居多。 余姓图腾 余姓发源地据考起源于现陕西凤翔一带,可考据的得姓始祖以姬姓余氏为多。 源流二,起源于姒(sì)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夏禹之母梦吞慧苡之说出现较晚,先秦所未闻,《史记》所不著,恐怕根本不是夏人真正的"图腾",更不会是姒姓余氏图腾)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历史上的姒姓余氏皆起源于豫州。 源流三,起源于源于徐姓、涂姓、佘姓、仝姓、于姓。 源流四地名,出自汉朝时期古蜀国褒余之道,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难》中对褒余栈道有明确的描述。世代居于褒余栈道沿途之民众工匠、驿站官吏、商家栈伙等,其中以陕西汉中一带秦姓为主的流民,皆有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褒余氏、褒斜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读音作(xiéˊ)。 还有起源五、六呢,......。 (编辑:未平) 注: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ttps://www.toutiao.com/,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中华 部落 姓氏 分支表 曝光 家族起源 上一篇:"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当心“秋燥”伤人 下一篇:中秋节 :浪漫中秋,共享团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全球首位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思考中国酒的传承与创新6,(续五) 《笠翁对韵》1(全文版)/清代李渔/作诗的韵书/相应解释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思考中国酒的传承与创新4,(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