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如何养生?“藏而不露”,以早睡晚起为宜,立冬养生饮食文化 admin 11-08 23:39 15859 立冬了,如何养生?“藏而不露”,以早睡晚起为宜,立冬养生饮食文化 今天19时32分,将迎来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按传统历法,立冬是十月的节气。一般落在公历每年的11月7—8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25°。农历十月,作为节气点的立冬,就在这个月份。它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节气的来临也就预示着真正意义冬季的到来。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过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秋粮入库,人们的户外活动也减少了,万物活动趋于休止,大家都到了修养生息的时候。 立冬习俗 立冬之日“水始冰”,但未至于坚。高纬度地区水已开始结冰,但和寒冬腊月比,冰还没那么坚硬。我国最北的漠河,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10月下旬的北京也已一派冬景。长江流域的冬季,则要到“小雪”前后才真正开始。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此迎接冬天的到来。 另外,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也都用冬泳这种方式度过这一天。 养生注意“五寒” 1. 防鼻寒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2. 防颈寒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3. 防肺寒 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称,症状较轻的,可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 4. 防腰寒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 防脚寒 可以经常做足浴。足浴要注意3点: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睡眠顺应节气,运动不可少 立冬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昼短夜长更明显,睡眠应顺应节气变化,以早睡晚起为宜,避免熬夜耗伤气血,调整睡眠习惯是秋冬养阴第一步,睡前用不超过42℃温水泡脚,让全身暖暖的,有助于尽快入睡,符合“足部暖全身益”养生原则。注意的是,泡脚时间不超过30分钟,泡后尽快用柔软毛巾擦干。如果伴有足部皮肤粗糙、干裂情况, 泡洗后在足部涂润肤霜。 任何季节运动不可少,即便立冬以后,适度运动可提升阳气,促进气血运行,提高心肺功能,并提升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感冒等。但冬季后运动时间的选择,在太阳升起后及天变暗前。阳光是天然的补充阳气方法,每天保证一定时间阳光照射,可有效帮助帮助钙吸收,达到补钙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入冬后雾霾天气会变多,一定要避免这样的天气,防止呼吸道疾病发生。 立冬后,气温进一步降低,体感温度寒冷的,得注意增加衣物,做到美丽不冻人。尤其注意下肢保暖,对足踝、膝关节等部位要重点保护,防止寒邪入侵诱发腰腿疼痛、腹部坠胀冷痛,月经不调等。老年人出门时除增加衣物外,注意根据天气情况佩戴围巾、帽子、口罩等,防止天冷诱发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 立冬怎么进补? 寒冷天气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营养素分解,以增加肌体御寒能力,同时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立冬后要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起到御寒作用。 “立冬补冬补嘴空”,秋冬之交,交子之时,北方人忘不了的还是那一碗饺子,热气腾腾,家人团坐,好一派温馨热闹。 北方常在立冬时节吃饺子,馅料有白菜、茄子等。有的人会用倭瓜做馅。蘸醋加蒜吃,也堪称美味。 南方人对饺子没有那么“钟情”。立冬时往往选择吃鸡鸭鱼肉。萝卜炖羊肉、姜母鸭、糖醋鱼等,都是进补的选择。此外,气温低可抑制微生物滋长,立冬适合酿酒。绍兴黄酒选择立冬这一天开酿。 1. 萝卜老鸭煲 萝卜在冬季的养生功效不亚于人参,老鸭萝卜的搭配能将二者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款汤也可做成酸萝卜老鸭煲,会更加开胃。 2. 羊肉火锅 羊肉火锅能有效去除身体内寒气,补充身体内元气,适合体弱多病的人在立冬食用,起到去病根的作用。 3. 山药百合枸杞粥 立冬一定要试试这款养生粥,山药补肾养元,百合平心静气,枸杞驱寒提神,适当放一些冰糖或蜂蜜,味道更好。 4. 香菇鸡汤 香菇鸡汤也可制作成菌类鸡汤,能迅速补充体力和精气神。和萝卜老鸭煲相比,香菇鸡汤会更鲜美,也更开胃,适合女性滋补养颜。 5. 鲢鱼 鲢鱼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PP、钙、磷、铁等。将其煎煮或煨熟食用,有治疗脾虚气弱、少气乏力、或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功效。 6. 胖头鱼 胖头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胖头鱼富含磷脂,可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经常食用能暖胃、祛头眩、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秋冬季节吃些胖头鱼,还能起到润泽皮肤的美容作用。 最美立冬诗词15首 秋尽冬来,寒风料峭,如此情绪,免不了手捧一杯热茶,翻阅几首旧诗。不难发现,古人的诗词世界中,对于”立冬“和”雪“,却总有着一股暖意。 《立冬》 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 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凛冽寒风似乎是冬天最好的标志。立冬已过,天气渐寒。黄叶丹枫堆满地面,天也变得开阔。一盏灯,半轮月,一夜更比一夜寒。 《立冬》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冬日里,阳光和煦,微风不燥,人也变得慵懒起来。静静地停止思考,温一壶好酒,把美梦当做下酒的佳肴。 《立冬即事二首》 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 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 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 老夫布褐未装棉。 春天仿佛还在昨天,转眼间冬天已经到来。冬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气温也随着雨一同下降。未穿棉衣的诗人走在路上,感叹今年的寒意怎么比去年来得早。 《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 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 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 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 还借自家小火炉。 西风转做北风呼啸,白桦黄杨笔直地站在阵阵寒风中。打开窗户,凉风吹得人精神一阵,约上三俩朋友围在火炉旁,一起吟诗作对,好不惬意! 《9月26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冬天都来了,北方的雪想必也已在来的路上。叶已落,花已残,当世界失去了缤纷的色彩,人也容易被惆怅牵绊。 《立冬日野外行吟》 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秋冬交互之际,趁月出游,看太阳从地平线破土而出。天高地广,美景尽在心头。野外漫步,听水清涓涓,别有一番趣味。 《立冬闻雷》 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半夜轰隆隆的雷声把年幼的孩子吓哭了,年迈的诗人一夜无眠。早上起床发现,院子里的松菊被雨水摧残,显得十分可怜。植物与动物似乎在一夜间进入了冬眠。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 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 惟有黄花不负秋。 秋日的最后一天,天冷已凝霜,红叶满阶头。西风尽扫园林,只有菊花绽放。 《立冬日作》 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虽身居陋室,生活面临种种艰难,但这些都不能消磨诗人的斗志,因为他懂得: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乐观的心。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程公许 金鲫鱼犹涵藻涧, 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转眼皆泡幻, 勘破须饶老作家。 立冬至日,想起故人。记忆虽在,故人却已不在身边,美好的事物就像那奔流的河水,抓不住。人生就像阳光下的肥皂泡,一切转头就成空。 《立冬夜舟中作》 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天冷雨寒,夜游江边。看渔灯樵火,叹浪影黄沙。虽年华渐逝,华发已生,但人老心不老,夜晚的景色还不足以让人满足,需得等到白天再一探究竟。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立冬之时,荷叶败尽,已无擎雨之盖;菊花残落,尚有傲霜之枝。这个时候,橙子橘子都正是时候,乃一年之中最佳。当下最美。 《立冬》 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立冬时节,天气还不是太冷,总给人一种还处在“深秋”的感觉。红叶与黄花又在此刻相逢,裹紧身上的毯子,卧倒在榻上,这般慵懒的生活不免让人心生愧疚。 《早冬》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 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 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 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 五马无由入酒家。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冬日里虽有这种种的暖意,却相比于夏日更容易伤怀,大概冬日的怅然也来源于此。 但愿,这个冬天少一些寒意;在每一个朋友心中,都能增加一些温暖! ( 创意改写编辑:未平 ) 注:本文转载自http://sc.people.com.cn/,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立冬了,如何养生?“藏而不露”,以早睡晚起为宜,立冬养生饮食 文化 上一篇:央视主持人李咏患癌去世!健康保养太重要了/英年早逝的中国名人/预防癌症10条建议 下一篇:哈佛大学15年研究结果,长期喝粗粮粥能长寿/柚子皮的妙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去世/全球悼念李文亮医生:哈佛降半旗致哀,世卫组织致敬 安德烈:“癌症不是病,它是一种身体的求生机制!”。一位美籍德国人的医学新观念 新冠病毒源头在哪?至今扑朔迷离,有新端倪线索...... 世界未来可能暴发新的大流行病/中国疫苗研发位于第一方阵
立冬习俗 立冬之日“水始冰”,但未至于坚。高纬度地区水已开始结冰,但和寒冬腊月比,冰还没那么坚硬。我国最北的漠河,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10月下旬的北京也已一派冬景。长江流域的冬季,则要到“小雪”前后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