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日本的设计为什么这么强?看完这个节目你就明白了! admin 11-02 20:24 13220 原标题:日本的设计为什么这么强?看完这个儿童节目你就明白了! 来源:印客美学 原标题:日本设计为什么这么强?看完这个儿童节目你就明白了! 艺术感需要从娃娃抓起,日本设计为什么这么强?也许这部儿童节目里就有答案。 它是日本专门针对儿童,制作的一档设计类教育节目——《Design あ》,其中的”あ”,是日文中的第一个音,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啊!设计》 节目每集15分钟。现已经更新到100多集,在日本已经火了7年,豆瓣上评分更是高达9.4,标注好于99%的儿童片 虽然大陆看的人不多,但在港台早就引进了中文版。节目常常还会邀请到日本设计界的大神,比如深泽直人、原研哉等,阵容强大非常强大,但是节目一点也不高冷,非常接地气。 设计的观察 作为每一集的第一个栏目。「设计的观察」展示了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物品。 没有过多的旁白介绍,想让你通过感性认知。重新认识这些熟悉的小物件,让你看清设计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观察的品类非常多,可能是各种不同的椅子、板凳、沙发,对比他们的大小、形态、颜色、组成部分。 也可能是水在不同容器内的形态,以及各类用处。 或许,你会觉得这些也太小儿科了。其实,这部影片是用最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小设计,去思考生活常见物品设计的合理性。并由此体会,即使是平凡不起眼的东西,都包含了设计师巧妙的心思。 第一集就以森正洋的经典作品,G型酱油瓶为例,教你如何认真的观察一件物品。这款酱油瓶的瓶盖处往下,为什么会凹进去呢? 咦,可口可乐的瓶身也有和人体类似的腰线。这是为啥呢?啊!原来是模仿人体的腰线,人体工学的设计,这样握起来会更舒适。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视频全程没有一句解说,全靠画面的引导以及对物品的观察和理解。 第二个问题,酱油瓶我们都见过,为什么要按住通气孔呢? 原来这款瓶子的壶嘴缓和的弧度,使酱油难以漏出。壶盖上的开口可以用来调节倒出的速度,注意观察整个按住、倾斜、倒入的状态。 后面,又同样类比了两个例子:浇花的花洒和日式庭院里的僧都。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让你更好的体会其中的含义。 每次观察完后还会布置一个小作业给你,让你有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拆解 除了这种细致的观察,节目还用了“拆解”的手段,对物品进行彻底的探究。 拆解栏目就像是工设中会制作到的爆炸图,将各类物品一个一个零件的拆分开来。 让你了解一个物品的内部构造,从食物到物品,全都逃不过节目组的手掌。 感觉这一系列就是强迫症的福音,用定格动画的形式来表达,非常的可爱。每个被拆解后的物品,就像会走路一样,排列整齐,形成统一的队形。 日本的设计师认为,学会拆解事物是设计师一项重要的能力。 这些魔幻又具有美感的拆解动画,既迎合了孩子对万物的好奇心,又能帮助他们了解每一种物体的细节和构造。 素描 节目组邀请到男女老少 共12个人一起来写生一样静物或人物 大家围成一圈,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同一个物体。 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画风,不一样感受。是不是想起了念书时,大家一起在画室写生的场景? 在指定时间画完后,大家会一起展示作品。会发现虽然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但是每个人角度、画风、理解的都不一样。有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或许会有惊喜的。 什么才是好设计? 节目里常常会根据什么才是好设计?发挥出各式各样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对设计的理解。 像是第一集提出了一个非常吊诡的,你平时很少会去想的问题。比如:书为什么是长今天这样的呢? 没有书本的时候,人们会把东西写成一长条。虽然可以阅读,可是查找和阅读起来非常不方便。 如何改进呢?如果将这些长条的纸折起来,是不是就方便多了!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风一吹就会到处散落。又要重新折,多不方便啊,于是需要再次改进。 用一张纸涂满胶水,粘住侧面,不但可以来回翻,也不用担心风一吹就散了。所以你终于知道,书为什么会被设计成今天这样了!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又有多少人会有这种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呢? 先否定现在的事物,还原最开始的样子,再从源头来思考问题。让设计回归"解决问题"的本质,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好设计而我们不知道。 譬如说:为什么居酒屋的收银台总在门口?为什么美术馆的人气作品常靠近出口?为什么非比赛的游泳池也要设置泳道? 小红人在一次次撞到满头是包的试错中,证明那些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好设计的原理。 节目里常常介绍到一些设计的基本知识,会以人、以街道地图、以植物生长为例,生动地帮你认识并理解什么是点线面? 还会举出生活中的各种例子,教你认识什么是旋转。 什么是重复?譬如当一个圆环挂上一个钩子,由此按顺序重复排列。 一直重复重复重复,而这些排列组合出的图案,最后落实到生活中的设计,竟然是魔术贴! 现在才明白,原来这就是魔术贴可轻松粘住织布的原理。 很多看似是日常被你忽略掉、习以为常的设计,其实包含了这么多隐藏的设计点。若是放在产品设计中 ,便是常常需要考虑周全的地方。你有想过为什么公共交通上的吊环,有的是圆形而有的是三角形吗? 因为,三角形的吊环一般多与窗户保持垂直的关系,这样方便人们能够自然稳定的抓住。 而圆形吊环的设计,则是平行于窗户公共交通在刹车时,圆形吊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第一时间握住把手,从而保持身体的稳定。 影片不仅仅是跟你讲述一些生活中的好设计,而是教会你通过最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且最终解决问题。 森罗万象 除了生活中的好设计,节目常常还会有日本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介绍,日本在很早以前就会使用很多花纹。 但你知道吗?看似复杂多变的纹样,原来全部都由若干个圆和线条组成的。 直线和圆的组合,就像是现在做logo时画的辅助线。是不是很神奇,惊叹于故人的智慧。 同样,传统匠人对手工艺的执着,到现在依旧坚持用手工打造物件。 他们都有设计师的养分,同时也构成了设计的厚度。 设计之人 在每期进度条快撑不住的时候,节目组就会向设计师提问每集邀请设计界的各类大咖。涵盖了工业、平面、服装、建筑、照明等各个设计方面,来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在设计上进步更多?」 深泽直人,以他设计的伞为例告诉大家无意识的设计灵感,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中找寻。 而女设计师柴田文江,则认为可以把对东西的感受转化成语言,在设计上更多帮助你理解与改善。 各设计师或许会给你带来新的想法,虽然受众是儿童,每集只有短短15分钟。但《啊!设计》凭着独特的视角,不少成年人也对它赞不绝口。一个曾经学设计的人,看了这档节目后,真的得到了启发!你是不是也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样把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的好节目,背后究竟是何许人? 《啊!设计》的艺术总监就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佐藤卓!乐天口香糖、明治牛奶的包装等,都是他设计的。 他坚持认为,“设计的心态,每个人都必需要有”。花了六年时间做了多次提案,才最终力排众议说服日本NHK电视台高层,设立了这档节目,从2011年开播,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们今天看到日本的平面和工业设计这么优秀,离不开这些一线设计师对儿童教育的重视。 原研哉曾在《欲望的教育》一书中写:“日本国民教育从小的美意识,才是日本设计源源不断的宝藏”。 豆瓣上对节目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别再说什么种族天赋了,明明就是教育的差距,看完就知道日本的设计为什么这么强?”客观的说,日本的设计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最近,不仅在节目里感受设计,还能亲临现场近距离体会设计的魅力。时隔5年,「Designあ」展再次回归东京。 佐藤卓,将节目中的概念搬至实体空间,让你近距离观察、思考和感受设计的乐趣。 最后,虽然说这部片子是教小朋友认识设计是什么,但其实设计师或是学设计的同学来说也非常值得看。每集的小知识点,都会带给你设计上新的思考。 原本生活中那些被你忽略掉的顺理成章,在这里都会帮你重新梳理,带你重新认识并理解其背后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真正。 (编辑:未平)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euchina.org.cn/,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日本设计为什么这么强?看完这个儿童节目你就明白了! 上一篇:业余打羽毛球11大误区,记住少走几年弯路!/打羽毛球前都热身,现在告诉你做错了! 下一篇:测试一下,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看你能答对多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 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桥梁建设领跑/文化+旅游假日经济勃勃生机 外媒高度关注中国月壤制水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全球首位
原标题:日本设计为什么这么强?看完这个儿童节目你就明白了! 艺术感需要从娃娃抓起,日本设计为什么这么强?也许这部儿童节目里就有答案。 它是日本专门针对儿童,制作的一档设计类教育节目——《Design あ》,其中的”あ”,是日文中的第一个音,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啊!设计》 节目每集15分钟。现已经更新到100多集,在日本已经火了7年,豆瓣上评分更是高达9.4,标注好于99%的儿童片 虽然大陆看的人不多,但在港台早就引进了中文版。节目常常还会邀请到日本设计界的大神,比如深泽直人、原研哉等,阵容强大非常强大,但是节目一点也不高冷,非常接地气。 设计的观察 作为每一集的第一个栏目。「设计的观察」展示了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物品。 没有过多的旁白介绍,想让你通过感性认知。重新认识这些熟悉的小物件,让你看清设计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观察的品类非常多,可能是各种不同的椅子、板凳、沙发,对比他们的大小、形态、颜色、组成部分。 也可能是水在不同容器内的形态,以及各类用处。 或许,你会觉得这些也太小儿科了。其实,这部影片是用最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小设计,去思考生活常见物品设计的合理性。并由此体会,即使是平凡不起眼的东西,都包含了设计师巧妙的心思。 第一集就以森正洋的经典作品,G型酱油瓶为例,教你如何认真的观察一件物品。这款酱油瓶的瓶盖处往下,为什么会凹进去呢? 咦,可口可乐的瓶身也有和人体类似的腰线。这是为啥呢?啊!原来是模仿人体的腰线,人体工学的设计,这样握起来会更舒适。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视频全程没有一句解说,全靠画面的引导以及对物品的观察和理解。 第二个问题,酱油瓶我们都见过,为什么要按住通气孔呢? 原来这款瓶子的壶嘴缓和的弧度,使酱油难以漏出。壶盖上的开口可以用来调节倒出的速度,注意观察整个按住、倾斜、倒入的状态。 后面,又同样类比了两个例子:浇花的花洒和日式庭院里的僧都。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让你更好的体会其中的含义。 每次观察完后还会布置一个小作业给你,让你有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拆解 除了这种细致的观察,节目还用了“拆解”的手段,对物品进行彻底的探究。 拆解栏目就像是工设中会制作到的爆炸图,将各类物品一个一个零件的拆分开来。 让你了解一个物品的内部构造,从食物到物品,全都逃不过节目组的手掌。 感觉这一系列就是强迫症的福音,用定格动画的形式来表达,非常的可爱。每个被拆解后的物品,就像会走路一样,排列整齐,形成统一的队形。 日本的设计师认为,学会拆解事物是设计师一项重要的能力。 这些魔幻又具有美感的拆解动画,既迎合了孩子对万物的好奇心,又能帮助他们了解每一种物体的细节和构造。 素描 节目组邀请到男女老少 共12个人一起来写生一样静物或人物 大家围成一圈,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同一个物体。 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画风,不一样感受。是不是想起了念书时,大家一起在画室写生的场景? 在指定时间画完后,大家会一起展示作品。会发现虽然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但是每个人角度、画风、理解的都不一样。有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或许会有惊喜的。 什么才是好设计? 节目里常常会根据什么才是好设计?发挥出各式各样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对设计的理解。 像是第一集提出了一个非常吊诡的,你平时很少会去想的问题。比如:书为什么是长今天这样的呢? 没有书本的时候,人们会把东西写成一长条。虽然可以阅读,可是查找和阅读起来非常不方便。 如何改进呢?如果将这些长条的纸折起来,是不是就方便多了!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风一吹就会到处散落。又要重新折,多不方便啊,于是需要再次改进。 用一张纸涂满胶水,粘住侧面,不但可以来回翻,也不用担心风一吹就散了。所以你终于知道,书为什么会被设计成今天这样了!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又有多少人会有这种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呢? 先否定现在的事物,还原最开始的样子,再从源头来思考问题。让设计回归"解决问题"的本质,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好设计而我们不知道。 譬如说:为什么居酒屋的收银台总在门口?为什么美术馆的人气作品常靠近出口?为什么非比赛的游泳池也要设置泳道? 小红人在一次次撞到满头是包的试错中,证明那些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好设计的原理。 节目里常常介绍到一些设计的基本知识,会以人、以街道地图、以植物生长为例,生动地帮你认识并理解什么是点线面? 还会举出生活中的各种例子,教你认识什么是旋转。 什么是重复?譬如当一个圆环挂上一个钩子,由此按顺序重复排列。 一直重复重复重复,而这些排列组合出的图案,最后落实到生活中的设计,竟然是魔术贴! 现在才明白,原来这就是魔术贴可轻松粘住织布的原理。 很多看似是日常被你忽略掉、习以为常的设计,其实包含了这么多隐藏的设计点。若是放在产品设计中 ,便是常常需要考虑周全的地方。你有想过为什么公共交通上的吊环,有的是圆形而有的是三角形吗? 因为,三角形的吊环一般多与窗户保持垂直的关系,这样方便人们能够自然稳定的抓住。 而圆形吊环的设计,则是平行于窗户公共交通在刹车时,圆形吊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第一时间握住把手,从而保持身体的稳定。 影片不仅仅是跟你讲述一些生活中的好设计,而是教会你通过最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且最终解决问题。 森罗万象 除了生活中的好设计,节目常常还会有日本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介绍,日本在很早以前就会使用很多花纹。 但你知道吗?看似复杂多变的纹样,原来全部都由若干个圆和线条组成的。 直线和圆的组合,就像是现在做logo时画的辅助线。是不是很神奇,惊叹于故人的智慧。 同样,传统匠人对手工艺的执着,到现在依旧坚持用手工打造物件。 他们都有设计师的养分,同时也构成了设计的厚度。 设计之人 在每期进度条快撑不住的时候,节目组就会向设计师提问每集邀请设计界的各类大咖。涵盖了工业、平面、服装、建筑、照明等各个设计方面,来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在设计上进步更多?」 深泽直人,以他设计的伞为例告诉大家无意识的设计灵感,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中找寻。 而女设计师柴田文江,则认为可以把对东西的感受转化成语言,在设计上更多帮助你理解与改善。 各设计师或许会给你带来新的想法,虽然受众是儿童,每集只有短短15分钟。但《啊!设计》凭着独特的视角,不少成年人也对它赞不绝口。一个曾经学设计的人,看了这档节目后,真的得到了启发!你是不是也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样把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的好节目,背后究竟是何许人? 《啊!设计》的艺术总监就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佐藤卓!乐天口香糖、明治牛奶的包装等,都是他设计的。 他坚持认为,“设计的心态,每个人都必需要有”。花了六年时间做了多次提案,才最终力排众议说服日本NHK电视台高层,设立了这档节目,从2011年开播,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们今天看到日本的平面和工业设计这么优秀,离不开这些一线设计师对儿童教育的重视。 原研哉曾在《欲望的教育》一书中写:“日本国民教育从小的美意识,才是日本设计源源不断的宝藏”。 豆瓣上对节目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别再说什么种族天赋了,明明就是教育的差距,看完就知道日本的设计为什么这么强?”客观的说,日本的设计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最近,不仅在节目里感受设计,还能亲临现场近距离体会设计的魅力。时隔5年,「Designあ」展再次回归东京。 佐藤卓,将节目中的概念搬至实体空间,让你近距离观察、思考和感受设计的乐趣。 最后,虽然说这部片子是教小朋友认识设计是什么,但其实设计师或是学设计的同学来说也非常值得看。每集的小知识点,都会带给你设计上新的思考。 原本生活中那些被你忽略掉的顺理成章,在这里都会帮你重新梳理,带你重新认识并理解其背后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真正。 (编辑: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