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种食物是痔疮的“天敌”,只要每天坚持吃一点,痔疮便秘会消失 admin 09-20 20:52 10808 文字:神奇趣闻 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患上痔疮。痔疮作为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一直以来被比喻为“钉子户”,虽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却能让患者饱受痛苦折磨。 有人认为痔疮不是病,有人害羞不愿治疗,有人工作比较忙,一直抽不时间去治疗,很多人的痔疮都在慢慢的变的严重起来,不及时治疗,贻误病情。 痔疮的“天敌”,只要每天吃一点,痔疮便秘全消失对于一些不严重的痔疮,可以采取一些食疗方,就有很好的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痔疮的“克星”,只要每天吃一点,赶走痔疮不复发,连便秘也没了。 一、鱼腥草 鱼腥草又称狗贴耳、折耳根,在农村应用非常广泛,既是野菜又是青草药,农村人喜欢做成一道消暑的凉拌,鲜用或者是晒干可以入要,清热解毒非常好。 老家农村老人会采回来,晒干泡茶喝,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而且据说可以煮水浸泡屁股,治疗痔疮。 二、蒲公英 蒲公英非常适合用在各种热毒疾病方面,其中清肝热的效果非常的不错,对于治疗一些由于肝热所引起的严重发红、肿痛的情况,以及多种伤口感染后或者是化脓的疾病治疗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每天用蒲公英来泡水喝能很好的缓解痔疮出血、肿胀等不适的感觉,并且这种纯天然的绿色食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长期饮用。 三、无花果 无花果的性质平和,味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治疗便秘的症状,食用无花果具有治疗痔疮,润肠通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的多种功效。 每天生食2个鲜无花果,或用10个干果与猪大肠一段,共煮熟食,对痔疮,脱肛,便秘等症状都有着显著的疗效和预防作用。 四、菠菜 菠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润滑肠道,是治疗便秘的必不可少的食品。 中医之所以认为是肠道湿热,菠菜对肠道有嗜热作用。如果将黑芝麻混合在一起,效果会更好。痤疮越早被发现与其他疾病一样容易治疗。 五、马兰 南方的马兰幼嫩茎叶,可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食用,炒食、凉拌或做汤,香味浓郁,营养丰富。马兰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破瘀等功效。 马兰的根作为药用来治疗痔疮,用春夏季节新鲜的马兰加上秋冬季节的干品,加上盐用白水煮,并连同汁一起饮用,同时用马兰加盐煎水,洗浴患处,有很好的效果。 六、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吸收肠内大量的水分,促进胃肠蠕动,可以清理肠道废物,将毒素与废物集合起来,排出体外,对通便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常用国外的曼恩妥来防治和治疗痔疮及肛裂等。 红薯中的淀粉,纤维素,能刺激肠道,吸收大量水分,促进食物软化,增强蠕动,从而达到通便的效果。 链接1:痔疮患者饮食 1. 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 摄入充足的水分能达到软化粪便的目的,有较好的预防便秘的效果。每天要保证1000ml的饮水量。每天早晨饮用冷开水,能刺激胃—结肠反射而达到促进排便的目的,但需注意根据季节适当调节水的温度。 2. 摄取足量的食物纤维 饮食中应含有足量的纤维素,维持成人正常排便的食物纤维摄取量为每日20g。纤维素有亲水性,能吸收水分,使食物残渣膨胀易推进;残渣能刺激肠蠕动,利于激发便意和排便反射。另外,摄入香蕉、食物纤维饮料、水果、蔬菜或笋类、麦片、麸皮等多纤维食物均有促进排便的作用。 3.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葱、生蒜、芥末、姜等,能刺激直肠肛门部位血管充血和扩张,造成排便时刺痛和坠胀感,从而诱发痔疮。忌食肥甘厚味、炙烤食物:这些食品可刺激直肠肛门部的黏膜皮肤,使充血明显,导致痔疮发生。 忌食难于消化、坚硬的食物:食物难以消化会导致便秘,从而使直肠血管曲张。 链接2:治疗痔疮的饮食偏方 有人的痔疮不是很严重又不想上医院,怎么办?中华养生网搜罗了民间的三个偏方,希望大家能受用...... 1. 香蕉+绿色蔬菜。香蕉、绿色蔬菜各100克,粳米70克,食盐适量。香蕉除去皮捣成泥,蔬菜切丝。粳米煮至熟时,放入香蕉泥和蔬菜。煮沸后,加入食盐。每天早餐服食。 2. 木耳+柿子。黑木耳10克,柿饼、红糖各50克。将上3味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煮汤。每日服1剂,连服5—6日。功效活血祛瘀。适用于痔疮,痔核初发,粘膜淤血,肛门瘙痒不适,伴有异物感,或轻微出血,疼痛等症。 3.绿豆+猪大肠。绿豆60克,糯米30克,猪大肠300克。先将猪大肠洗净,绿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把绿豆、糯米灌人猪大肠内并加水适量,肠两端用线扎紧,放砂锅内加水煮2小时左右即可。隔日1次,连服7~8日为1个疗程。 (编辑:未平) 注:本文转载自有6种食物是痔疮的“天敌”,只要每天坚持吃一点,痔疮便秘会消失,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中药 食物 痔疮 天敌 坚持 每天吃 上一篇:学会利用我们身上的治病开关,一分钟就能见效 下一篇:“双节”专题1:从饮食、起居、生活与改变不良习惯入手,如何预防癌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文章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去世/全球悼念李文亮医生:哈佛降半旗致哀,世卫组织致敬 安德烈:“癌症不是病,它是一种身体的求生机制!”。一位美籍德国人的医学新观念 2025中国放假办法/哪些行业受益? 春节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