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要闻  时政  文化  信息  经贸  美食  国际

习近平同德国欧盟领导人视频会晤,中欧互为重要贸易投资伙伴

Slmk-hvvuiym9686718.jpg

导读中国和欧盟都是世界经济舞台和国际格局中重要一极。进入21世纪,中欧贸易保持稳定发展,投资合作逐步增强,财金合作有所创新,科技合作和绿色发展合作日趋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在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贸易不平衡、贸易和投资保护倾向加重、经济问题政治化等挑战。当前,中欧经济互补性依然较强,战略对接逐步完善,第三方合作方兴未艾,经贸合作领域逐渐拓宽,经贸关系协调日趋机制化,这些因素为中欧深化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中欧双方需要抓住各种新的合作机遇,充分发挥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引领作用,建设性处理分歧摩擦,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中欧经贸关系长期、稳定、互利共赢发展。

t01c2798f5a3359ec42.jpg

一、习近平同德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

2020年09月14日 央视

1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视频会晤,就中欧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为下阶段中欧关系规划方向,确定重点领域,一致同意加强沟通协调合作,确保今后中欧之间一系列重大政治议程取得成功,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欧关系迈向更高水平。中欧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中欧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和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关系。

352568803.jpg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越是面对这样的形势,越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大方向,越要坚定不移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维护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

习近平强调,中欧要做到“4个坚持”:一是坚持和平共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不同文明文化多元共生才是常态。中欧和平共处的力量坚定一分,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就多一分保障。二是坚持开放合作。中国致力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方将通过不断挖掘内需潜力,实现中欧两大市场、两方资源的更好联通、更大效益,推动中欧共同发展更加强劲、更可持续。三是坚持多边主义。中方愿同欧方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加强对话和协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是坚持对话协商。中欧要把握好中欧关系合作发展的主流,以对话化解误解,以发展破除难题,妥善管控分歧。

t01f1eef61b0b2a00e1.jpg

习近平强调,中欧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双方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拿出更多举措,释放更多合作机遇。今天双方正式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双方要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推动合作提质升级,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共同维护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中国市场保持对欧开放,欢迎更多优质安全的欧盟农产品进入中国。要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建设性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多边进程,相互支持对方明年办好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昆明大会取得积极成果,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要打造中欧数字合作伙伴。中方提出了《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希望欧方同中方一道,推动制定全球数字领域标准和规则,促进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良性发展。要妥善解决彼此合理关切。中方密切关注近来欧方在5G、外资审查、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等方面的一些动向,希望欧方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塑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保障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W020170130579891776699.jpg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就抗疫和全球卫生合作保持紧密联系,展现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意义和全球影响。下一步,双方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配合,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要加强疫苗研发合作,努力让疫苗成为普惠可及的全球公共产品,充分照顾疫苗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要有序恢复人员往来,为货物跨境流动提供便利。在充分尊重非洲国家意愿基础上,积极开展对非三方合作。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在非洲减缓债问题上采取更有力行动。

习近平阐明了中方在涉港、涉疆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涉港、涉疆问题的实质是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统一,保护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权利。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人、任何势力在中国制造不稳定、分裂和动乱,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习近平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发展道路,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国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欧方能够解决好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中方不接受人权“教师爷”,反对搞“双重标准”。中方愿同欧方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加强交流,共同进步。

2020042417064641349.jpg

默克尔、米歇尔、冯德莱恩表示,中国是欧方尊重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当今世界需要欧中加强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更加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符合欧中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欧方愿同中方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推动经贸、投资、绿色经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欧方对欧中签署地理标志协定感到鼓舞,欢迎中方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开放,致力于年内完成欧中投资协定谈判,给欧中关系注入新能量。欧方愿同中方加强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内的合作,推动抗疫国际合作,维护自由贸易,促进欧中和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在人权问题上,欧方坦承自身存在问题,希望同中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开展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妥善处理差异和分歧。

中德欧领导人还就阿富汗、伊朗核等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一致同意加强沟通协调,共同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稳定。

1125517184_15804791340061n.jpg

二、尽管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关系依然重要

2020年7月1日 《当代世界》2020年第6期 刘曙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二者都是世界经济舞台和国际格局重要一极。中国和欧盟总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近四成,双边贸易额占国际贸易总额近1/3。中欧加强合作不仅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提升民众福祉,还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添加动力。2020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第17年,也是双边经贸合作重要节点。中欧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显著进展,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挑战。双方需要深入了解彼此需求及利益关切。目前中欧双方在应对反全球化浪潮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上有较多共识,但在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探索疫后合作领域面临新课题。中欧双方应抓住机遇,加强政策协调与经贸合作,减缓经济下行压力。

9df922c122864f3cb4685b8eadba6277.jpg

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进入21世纪,欧盟连续多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货物贸易增速稳定,服务贸易发展较快,投资合作和财金合作取得较大进展,科技和物流领域合作收益颇丰。

欧盟已连续16年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18年中国对欧盟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14.8%。2020年上半年,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目前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根据欧盟委数据,2018年欧盟对华贸易额占欧盟对外贸易总额比重达15.4%。中国是欧盟货物进口最大来源地,欧盟进口货物20%来自中国。2019年中欧贸易总额高705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进口额分别为4285.1亿美元、2765.9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519.2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9年秋季)》

最近10年,在欧盟经济不振、需求停滞不利形势下,中欧贸易依然保持较快增速,多数年份实现正增长。2019年,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国贸易额下降了10.7%,但对欧贸易额逆势增长了3.4%。近年来,中欧服务贸易增速高于同期货物贸易增速。根据欧洲统计局公开数据,欧盟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在服务贸易领域一直保持顺差地位。2018年,欧盟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212亿欧元,同比扩大31.2%。欧盟在旅游服务和教育服务方面也对中国保持较高顺差。欧盟从中欧服务贸易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利益。

20170531104729880.jpg

欧盟对华投资长期发展趋势稳定。2009—2017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呈上升趋势。2018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达到104.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比2009年增加103%,占全部来华投资比重的7.5%。2018年,欧盟新设立在华外商投资企业2425家,比上年增加33.5%,比2009年增加61%。截至2018年底,欧盟对华投资项目达47200多个,在华企业超1.6万家,累计投资1300多亿美元。同时,中国也大量投资欧洲企业,吉利控股集团收购沃尔沃8.2%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混凝土泵商普茨迈斯特,山东万华集团收购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等,中国企业的收购使相应欧洲企业重获生机,保留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支持了欧盟的经济增长。

中欧相互投资流量与增长(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 :商务部《中国外资统计2017》

绝大多数欧盟企业在中国经营业绩良好,发展前景乐观。2018年和2019年,在华欧盟企业分别有77%和75%实现盈利,是过去10年中的峰值。2019年,中国欧盟商会的调研报告显示,有55%的受访欧盟企业考虑继续扩大在华经营规模。

中国对欧投资由高速增长转向企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欧投资保持较快增速,投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成为中欧经济关系一个亮点,推动了中欧在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商业物流领域深度合作。2009—2011年,中国对欧投资呈爆发式增长,由2008年4.67亿美元猛升2011年75.61亿美元,3年增长15倍。2017年突破百亿美元。截至2018年,中国对欧盟累计投资907.4亿美元,占对发达国家累计投资总额37.3%;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企业3000家以上,覆盖欧盟28个成员国。

t01081cad242eab8617.jpg

中欧财金合作方式多样,不断增加新内容,相互设立多家金融机构。截至2018年底,18家欧洲银行在华设立23家分行;多家欧洲保险公司在华设立19家保险公司、4家再保险公司;共99家欧洲金融机构获得中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

2018、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英国中央银行、匈牙利中央银行续签了本币互换协议,对扩大中欧间本币使用和稳定金融市场、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伦敦人民币资产交易和资产管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德国、英国、法国、卢森堡央行签署人民币清算安排合作备忘录,并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卢森堡设立了人民币清算中心,推动中国和所在国企业、金融机构以人民币为交易手段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t01a354ea197c62631a.png

科技领域中欧保持稳健互利合作,欧盟一直是中国最大技术和设备供应方。截至2018年底,欧盟向中国出口了56000多项技术,合同金额累计超2150亿美元,欧盟企业参与了大亚湾核电站、上海磁悬浮列车等重大项目建设。欧盟通过技术输出获得理想高额回报。双方还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在“中欧伽利略计划”和“龙计划”三期等项目合作上取得进展。2013—2018年,中欧食品、农业和生物科技旗舰计划实施16个科研项目,累计投入1.2亿欧元,计划2020年底前将增设4个项目。中国还与欧盟主要成员国开展多领域科技创新合作。

129940349_15352661954471n.jpg

中欧班列为中欧贸易提供新的运输渠道,扩大了中欧贸易和海陆联运业务。2011—2019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1225列,连通中国60多个城市和欧洲15国50多个城市。欧洲食品、红酒、汽车零部件等经班列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家电、食品、服装等运达欧洲。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欧班列又增加了向欧盟国家运送医疗防护用品设备的新功能新使命。中欧班列为中欧贸易提供了新的运输渠道,有助于扩大中欧贸易和海陆联运业务。

欧盟从中国获利包括:更多对华出口,增加相关部门产出就业;大量进口中国质优价廉产品,提高欧盟民众福祉,维持了宽松货币政策下低通胀率;大量服务贸易顺差为欧盟旅游业酒店餐饮业和奢侈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华投资技术出口为跨国公司带来巨额利润;金融危机之后批准中国企业对陷入困境欧盟企业并购,避免了部分欧盟企业倒闭和员工失业;鼓励中国大量持有欧元储备和欧洲债券,提高了欧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中国获得相应的利益包括:对欧盟保持贸易顺差,引进了众多欧盟知名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投资及技术,提高了中国生产能力和出口竞争力、增加了就业、完善了产业供应链、培训了人才、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201812152350430252714.jpg

尽管中欧经贸合作取得长足进步,仍然面临多重挑战:第一,贸易增长动力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干扰经贸合作。2010—2019年,中欧贸易年均增长率7.4%,其中3年负增长,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年均增长率低14个百分点。中欧贸易增长率下滑的原因,一是欧盟债务危机影响延续多年,多个重要成员国经济持续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经济总体不振,拖累了欧洲对华贸易的发展。二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2006—2015年,中国国内平均工资水平增长1倍多,中国对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劳动力成本更低东南亚国家挑战。三是贸易摩擦频发。为应对金融危机、增加就业,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升温,针对中国贸易壁垒逐渐增多,保护措施密集,制裁越来越重,涉及范围不断扩大。2008—2016年,欧盟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达60起,是中国对欧调查的4倍。2017—2019年欧盟针对中国贸易救济调查新增20起,集中在钢铁、光伏和化工领域,对中国产铜版纸、有机涂层钢板、晶体硅光伏等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R6Bqtn8WAE70GuW2pc9P5YPG8Hfywk=rSYe60QaUKZQCR1534423173234compressflag.jpg

第二,欧盟无限期推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使中国企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欧盟以“市场扭曲”为由,认定中国仍属非市场经济,不改变反倾销调查中替代国做法,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关于中国应于2016年12月11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规定。欧盟继续选择发达国家计算中国“双反”涉案产品正常价值替代国,对中国产品开征高额反倾销税,致中国出口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欧委会贸易司评估结果表明,中国获市场经济地位后对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的就业市场影响最大。

第三,中欧双向投资存量占比偏低,欧盟内部保护主义倾向会抑制投资发展。据欧洲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存量只占欧盟对外投资存量4.4%,中国大陆对欧盟投资仅占欧盟吸收外资0.95%。2017年后欧洲部分国家对外投资审查趋严,各国纷纷出台投资限制措施。德国2017年7月通过《德国对外经济条例》第9次修正案,在原有“特殊行业审查”和“关键基础设施审查”基础上,新增了“跨行业审查”。意味着未来中国企业对欧投资将面临更多更严格的审查和限制。

t0163a9974ab0294420.jpg

第四,欧盟追随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制约中欧技术合作。作为美国盟友,欧盟一直没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和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也加重了中欧贸易失衡。1989年后,欧方以“人权”问题为由对华实施制裁,要求成员国终止对华军事合作和武器交易,军工产品贸易和军民两用产品贸易遭到禁止。欧盟将贸易与人权、涉藏问题和台湾问题挂钩,使经济问题政治化,损害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损害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武器出口国利益,造成对华贸易逆差扩大。2000年欧盟通过《1334号法令》,将《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协定》机制扩大至高科技领域,制定了控制军民两用技术和军事用品出口清单,控制中欧常规武器和高新技术贸易。欧盟对高科技出口采取限制性政策,使中欧高科技贸易受到严重制约,加剧了中欧贸易失衡。

t018bcdca68e03f699e.jpg

第五,欧洲反全球化浪潮汹涌,民粹主义破坏中欧合作氛围。经半个多世纪努力,欧洲扩展为28个成员国欧盟(2020年英国“脱欧”后为27国)。成员国高度合作使欧盟变得更强大,推动了欧盟与中国整体经贸合作。然而进入21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右翼势力影响上升,部分成员国忽视经济合作收益,刻意强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给本国经济就业带来负面影响,英国“脱欧”就是集中体现,这对中欧合作带来一定挑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部分欧盟人士主张对外投资回归欧盟,重建内部完整产业链供应链。部分欧盟国家对中国防控疫情的反应和态度,显示相当一部分欧盟民众对中国不信任、挑剔和指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盟对华合作民间意愿和官方决策。

t01b361859ded65946c.jpg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欧经济都造成严重冲击,欧盟经济因此而陷入深度衰退。202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预计,2020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7.5%,中国经济增长也会下降,市场需求减少、运输渠道不畅,双方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受到严重影响。中欧峰会、“17+1”峰会等都已推迟,中欧常规经贸活动取消或延迟,这可能导致中欧贸易和投资规模下滑。

尽管中欧经贸合作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出现迟滞,但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经济互补性较强、战略对接不断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方兴未艾、合作领域愈益拓宽、经贸关系协调日趋机制化等方面。

9d54bc898a694c72ab865c5bbb673ab9_th.jpeg

第一,中欧经济互补性依然较强。中欧双方的市场规模与发展潜力巨大,贸易投资发展空间广阔。第二,中欧双方战略对接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欧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抓手。第三,中欧第三方市场合作方兴未艾。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已与法、德等14个欧盟国家达成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共识,在基础设施、能源、环保、金融等优势互补领域开展机制化合作,并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取得了可喜成果。

第四,中欧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欧双方在可再生能源投资与研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完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绿色金融发展等方面存在大量合作机会,有待深入挖掘。欧盟在医疗设备精密仪器和新药物开发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中国在一般医疗设备生产、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和中医药研发生产等方面优势突出,中欧共同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使双方对医治老年病慢性病的需求不断增大。中欧双方政府和企业应借此机会,增强合作意识,鼓励双方企业共同投资、加强技术研发合作、提升供给水平。5G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双方加强移动通信技术合作、提速建设相关产业链。中欧双方应着眼于长远利益,不被重商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捆绑。

368598014176.jpg

第五,中欧经贸关系协调日趋机制化。投资方面,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接近成功,将为未来中欧企业相互投资提供稳定保障,有助于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贸易方面,中欧智库对双边自贸协定联合研究表明,中欧如果达成自贸安排,双方GDP增长和社会福利将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将加快转型优化、双边贸易将更趋向平衡发展,贸易转移效应将更加明显。中欧应将自贸区安排谈判尽快提上日程。在合作对话方面,中欧峰会、“17+1”峰会以及各层级合作对话机制,有助于中欧密切合作推动共同确立新规则、解决新问题。中欧双方应充分发挥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引领作用,深化宏观经济政策和经贸政策对话,建设性处理分歧摩擦,推动中欧经贸关系长期、稳定、互利共赢发展。

NEM1_20160602_C032579705_A177167.jpg

(改写编辑:未平)


注:本文转载自https://news.sina.com.cn,http://www.cssn.cn/,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中国习近平 德国欧盟 默克尔 米歇尔 冯德莱恩会晤 贸易投资 伙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