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要闻  时政  文化  信息  经贸  美食  国际

盘点3:2019年十大文化事件、文化产业十大关键词

20190721231543_8b5032da2cbc142992c34df08f9e88ac_3.jpeg

2019十大文化事件、文化产业关键词

2019-12-31  中国青年报 广播电视总台 中经文化产业

和往年一样,2019无法用某个单词或某种情绪来形容。对时光与岁月单纯印象或单一概念,都停留在过去某个年份中。或许仍然身处其中的缘故,我们并没法提炼出2019年精髓究竟是什么?

这份盘点,是交给2019年的一份答卷,并不全面,旨在留下属于我们共同的声音。愿2020年一切会更美好!

41fc2449116dab80c141b77691b3a62d.jpg

㈠2019年十大文化事件  

1. 国产片交出好成绩,拒绝影视寒冬  

电影业在看衰的眼光下进入2019,但国产电影的表现很突出:春节档《流浪地球》开启“国产科幻元年”,跻身年度全球票房排行第四;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国漫崛起”的说法落到实处,票房创造动漫新纪录;国庆档三部主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破50亿票房……以业绩挑战了“影视寒冬”的说法。 

W020191231185038965580.jpg 

上几部电影有个共同特征,不约而同找到了本土文化依托,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创作,厚重与创新为一体,展示国产电影创作自信,激发观众的内心共鸣。中国电影在2019年实现突破,接近于打通想象力、技术呈现与情感触碰等隔阂,使影片显得既好看又完整。叙事角度上做到了降低姿态,小视角切入展现大格局,以朴素情怀展示宏大精神。 

这一年,电影人避开弯路,用真诚与热情投身于事业,观众也敏感捕捉到了电影释放的现实性,对他们喜欢的-作品给予鼓励与拥抱。资本与平台话语权开始退让,创作与作品重新站在首位,电影作为最受欢迎文化精神产品之一,重新拥有了为根本的属性。

t01b98358815cdcecc3.jpg  

2. 李子柒引争议  

李子柒的走红有两层意义:一是作为国内知名视频博主,发布她的山居生活而拥有大量粉丝;二是在国外社交媒体赢得拥趸,被当成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新名片”。

李子柒突然间的“国际化”,在于她无形中契合了中外网民有关人生、生活的渴望。她呈现的视频内容,带有足够多“童话色彩”,既朦胧又真实。这种“童话色彩”形成,在于她是现代生活反叛者,是科技智能的抵抗者,是传统文化生活的守卫者。她创造出来的“田园生活模式”,曾是农耕时代的主流,只不过她用出色山川自然景色与精心剪辑镜头,遮掩了农耕生活的困苦,只为观众提供绝美、享受与畅想。

对李子柒在国外的走红,许多中国网友乐见其成。但过高地追捧李子柒也显示出某种焦虑,这种焦虑可形容为,想要对外展示一种“被遗失的美”。

 gW9Qqb1b2MOTASKp5gOcSZ5x3nsLUafGNfXb21CsIpRFG1568856224149.jpg

3. 周杰伦超话登顶,80后集体营业  

80后以集体亮相方式,在互联网上展示新一轮话语权,再次推举周杰伦为代言人,彰显中年群体是社会中坚。对于“超话排行”这种带有游戏性质事物,80后以玩闹态度,“被迫营业”只是个说法,“主动出击”才是沉默后的“肌肉展示”。  

80后群体在非议中成长,互联网给了他们成为主流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又迅速把阵地交了90后00后10后们。80后面对舆论焦点转移,并没有感到失落,他们像上几代人那样默默把重心转向了生活。帮助周杰伦超话登顶,也许是他们进行的文化意味的青春祭奠。他们为周杰伦投票绵延数日,使用年轻语言、、居高临下的姿态,掩饰内在的严肃、认真……无形中,80后已成为传统的组成部分。

a998bedc05a840ee8cd1bdc317a1b210.jpeg  

4. 《乐队的夏天》让音乐重新拥有时代感  

《乐队的夏天》夏天变成了音乐夏天,它的流行让“季节与音乐”再次捆绑在一起。邓丽君、四大天王、西北风、小虎队、魔岩三杰、周杰伦……每次音乐潮流来袭,都裹挟着跃动的时代。“每当浪潮来临的时候,你会不会也伤心?”当新裤子乐队在《乐队的夏天》唱出这句歌词,人们久违地感受到音乐扑面而来的时代质感。

新世纪后,观众已经历几轮音乐真人秀的洗礼,音乐真人秀也曾风靡,但无法阻挡《乐队的夏天》综艺节目再让人们的内心苏醒。以摇滚与民谣为主的形式,唤醒了一种遥远的记忆。《乐队的夏天》打捞出这些记忆,再次强调生命与音乐间的关系,让观众体会到与己有关的音乐活力。

爽朗、欢快、忧伤、希望……这些元素聚集在《乐队的夏天》,形成一种带有畅想性愉悦感。脱离了时代气息与生命体验的音乐无法制造这种感受,在音乐创作经历空洞无味、单调枯燥10多年后,《乐队的夏天》燃起了人们的期待与热情。但愿这档节目能不停在原点,在找到一个定位后勇敢出发,带领音乐占据人们更大面积心灵。 

961dcddf0a9e4e468ef5a4f3c5557cb0.jpeg 

5. 文学风向标指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四年一届茅盾文学奖8月颁出第十届获奖名单,《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长篇获奖。茅盾文学奖是中国作家最难获得的一个奖项,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奖项。不管评价如何,茅奖作品仍然会被认为当下文学创作最高水准,对中国文学具有风向标意义。通过对获奖作品解读,能发现当代文学生存现状与发展走向。  

从本届获奖作品整体看,都是具有时代精神作品,无论回顾过去,还是描述眼前,作家们都在文字中蕴藏了冷静与激动两种不同能量。能感觉到,作家在努力走出浮躁、走出碎片化影响,想为读者贡献厚重的、有意义的作品。  

但要注意到,在获奖作品一纸风行的盛况,已无法再现。不得不面对的是,茅奖作品也要接受获奖后寂静的现状。文学早有了一个分水岭,汹涌的消费主义已把纯文学冲刷得支离破碎,读者对文学的接受理念,早已大面积颠覆。如何发现这种巨变,为更新换代后读者写出经典,是作家与茅奖要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fbd8-ichcymv9102559.jpg  

6. 网络直播创造新的商业文化  

薇娅强大的“带货”能力,李佳琦一次直播可带货350万,不仅是个销售奇迹,也是消费理念的巨大转折。

以前的草根明星,是网民有意制造出来的,而现在薇娅、李佳琦等人的成功,带有必然性与正当性。这些家庭出身平淡、没有骄人背景的新公众人物兴起,从中能够看到中国商业环境、文化气氛、精神价值等在悄然发生,但不可阻挡的裂变,风口、幸运、机缘等,不再是解释“成功”的关键词,做对应的、正确的、经过精准计算的事,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文化。 

20180412152036944z.jpg

7. 故宫“看门人”单霁翔退休  

退休前单霁翔的一个大动作,是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极具诱惑力的“故宫赏灯”,让北京城的人们趋之若鹜。尽管由于光线过于“辉煌”,让“紫禁城上元之夜”多了不少争议,但不得不承认这是大胆的也具有创意的举动。出自单霁翔之手在情理之中,毕竟在此前的数年,他已将一个“创意故宫”的套路玩得熟稔,也把自己的管理者形象,塑造得有趣、可爱与亲民。  

对单霁翔退休的关注,虽然是因对故宫关注而起,在一定程度上,也隐藏着公众的某种担心,单霁翔走后,故宫还能频繁地、多样化地走进人们关注的视野吗?  

单霁翔或会逐渐被淡忘,但故宫却不会。这便形成了一种期待,单霁翔是故宫的管理者、守护者,也是故宫新形象的开发者、推广者。他集多种身份于一身,做了许多工作之外的事,才是难被故宫粉丝遗忘的主因。我们其他的著名历史建筑、文化景观,也需要更多“单霁翔”当“看门人”,这样的“看门人”,公众是喜闻乐见的。

20190220082103884.jpg

8. 网剧激活传统文化底蕴  

《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鹤唳华亭》等电视剧,在不同时间段,延续着网剧的红火。在古装网剧走出穿越、宫斗旧模式后,新网剧把创新重点放在对传统文化挖掘使用上,《长安十二时辰》对唐朝帝都繁华盛景的描述,《庆余年》“朝堂斗诗”等剧情展现的浓郁古风,《鹤唳华亭》对君子风度与古代礼仪的扎实刻画,让观众得到了娱乐之外的文化滋养。

从热播网剧的剧情中可看出,历史题材创作走出以往的路线,不再注重人物、故事、历史的吻合,更注重叙事节奏、场景重现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入。网剧在保持精良制作前提下,在内容的轻灵化方面下功夫,使用灵活身段,巧妙游走于古装剧创作的禁忌缝隙间,并拥有别致却经得住观众打量的质量,这就是创作上的胜利。  

网剧的高吸引力,使网民付费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一个依靠网民付费即可实现不错收入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过,《庆余年》采取VVIP(即“付费再付费”)模式,遭到观众抗议及舆论批评,给稳步发展的网剧提出一个新考验。在做好内容同时,如何完善商业模式,创造一个制作者、平台、观众“皆大欢喜”局面,仍然需花点耐心与工夫去解决。

20190708010525_2f5ac28143f14993615f7b5b064fb6ed_1.jpeg  

9.《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  

流行语特点是在短时间内病毒式传播,放在时间长河中则会慢慢褪色。比如“给力”这个风靡一时的流行语,现已极少有人说起。2019是网络流行语的小年,哪怕“我太南了”这样的流行语,都没法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诸如“硬核”“融梗”“柠檬精”等流行语,也都有圈层限制,传播区域与生命活力大大缩短。  

网络流行语“区块化”,意味着上网群体关注的变化,“人以群分”“人以圈分”正改变着互联网的格局。不同群体通过人为地制造某种壁垒,来营造一个更安全舒适的交往环境,这是互联网智能算法的推动使然,也是网络社交到达一个阶段后的必然现象。如何使用某个语言或某个符号,来穿透不同互联网人群,成为令商业力量也感到头疼的问题。  

曾几何时,从网上到网下全社会流行的“流行语”消失了。最早的“全民流行语”多由春晚创造,后来的“全民流行语”多由网络或热点事件创造,在春晚与网络都无法聚焦公众视线时,“全民流行语”不再出现便很正常。如何面对一个由聚合到分化的互联网新时代,也提出诸多令人迷惘的新课题。

148334602162105781.JPEG

㈡2019 文化产业年度十大“关键词”

这一年,文化产业正在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努力。让我们聚焦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盘点一下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的“关键词”吧!

W020191231185038984926.jpg

1.“夜经济”

“夜经济”即“夜间经济”。2019年8月,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是2019年相关国家政策中第一次出现“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其实是“舶来品”,是指发生在18∶00到次日6∶00,以第三产业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城市的消费经济。

近年各地为激发“夜间经济”增长潜力,积极吸引游客前去观光。如浙江杭州夜游西湖,晚间乘船游湖,听戏曲看商演,丰富视听;上海黄浦江夜游风光,尽览外滩灯火;香港维多利亚湾夜景鸟瞰和焰火表演,现代气息浓厚;江苏南京夫子庙夜市,古韵之中,渗透出秦淮文化……

2019年,“夜经济”迎来发展机遇期,拉动“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上海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鼓励业态多元化发展。广州注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广州之夜”品牌。成都提出打造夜间旅游景区、夜间视听剧苑、夜间文鉴艺廊、夜间亲子乐园、夜间学习时点等……

据商务部数据,中国“夜间经济”市场到2018年达22.8592亿元,有望将在2020年突破30万亿元。但目前城市“夜间经济”多以餐饮、购物等消费为主,相关投资、产品和服务供给量及盈利水平仍较白天有很大的差距,需进一步政策引导和扶持。

s1809121517309276672.jpg

2. 马首“归来”

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马首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第一尊回到圆明园原址的十二生肖兽首。

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开始了流离之路。后经多次转手、拍卖、捐赠、收藏,迄今有7尊生肖兽首归国,仍有龙、蛇、羊、鸡、狗5尊兽首流落在外。

流失海外文物是中华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海内外同胞的心弦。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执多种方式,有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归来”,但仍有1000万余件文物流失海外。不过,文物流失渐成过去,文物回归正在进行中。

W020191113572881994408.jpg

3. 哪吒

2019年,一部《哪吒》动画电影重启封“国漫”崛起呼声。《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定格在49.7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创造中国动画电影新纪录。从《魁拔》到《哪吒》,中国动漫电影一直在进步在努力。

2011年《魁拔之十万火急》,以国产奇幻动画系列大电影定位走进院线,开启了创作者对国产动漫探索之路。2015年《大圣归来》以“黑马”杀出重围,收获9.56亿票房,国产动漫再次进入观众视野。2016年《小门神》《大鱼海棠》大获好评,但剧本内核薄弱,造成影片评价两极分化。2017年动漫《大世界》《大护法》构思巧妙、逻辑精细,标志着国产动漫对情节深入研究,独特视角,触发观众对优质国产动漫的进一步渴求。

2019年初《白蛇:缘起》逆袭,让国产动漫烙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印记。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下“国漫”上座率之最。在内容对古典名著进行创造性改编,激发观众对民族、传统、经典文化的需求。中国动漫电影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宝库”,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打磨,才能缔造出经得住检验的精品。

t01e9739db53f27621c.jpg

4.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中共十九大会提出的新表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年,文旅融合提质增速发展,激发了文化旅游产业活力。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45.97亿人次,同比增8.8%;入境旅游人数10876万人次,同比增4.7%;出境旅游人数11990万人次,同比增8.5%。

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出台系列文件:1月出台《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3月出台《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5月发布《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8月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8月,科技部、中传部、网信办、财政部、文旅部、广电总局制定《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地域特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力点之一。塑造当地民族独具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打造符合地域旅游特色文化氛围和文化形象。随着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力度、广度及深度加快,进一步激发了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活力。

1538960237946.jpg

5. “领跑”

11月28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批准“数字化艺术品显示系统的应用场景、框架和元数据”标准(标准号H.629.1)。这是继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标准号T.621)后,我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又一数字文化产业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H.629.1标准应用可使美术馆、博物馆中油画、国画等艺术品实现高显示,进入千家万户,既可解决馆藏作品得不到有效利用展示问题,也可通过产业方式,推动美术馆、博物馆文创开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应用标准产品上市销售10万台,直接用户30万以上。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数字技术应用逐渐渗进人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11月,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吉林图书馆、黑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山东图书馆等20家联合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200余部件,免费供大众阅览研究。相关数据,在线发布古籍资源总量已超过7.2万部件。

数字文化产业标准国际获批,开启中国标准“领跑”之路;5G等互联网信息技术鼎力支持,激发文化产业“爆发”,预见着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t0133a0286c79dd0fba.jpg

6.文化产业促进法

2019年12月,司法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为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加强了创作生产部分,对鼓励创作、创作便利、促进文旅融合、质量管理等制度设计的完善。同时为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将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作为贯穿于本法的“红线”,并在内容、技术、投资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这也就意味《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2020年或出台。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就是要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制度。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征求意见,给予了文化产业从业者参与行业法律法规制定的权利,提振了文化产业从业者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5480a0e6-34df-4f4e-a53d-2991f5540378.jpg

7. 游戏禁令

2019年10月25日,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通知》包括: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间;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付费;行业监管;探索适龄提示制度;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等举措,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游戏行业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遵循原则规范。据称,这是“史上最严”游戏禁令。

“防沉迷”相关政策的出台这已不是第一次,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是社会关注焦点,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和问题。此次通知制定和发布,是秉承《未成年人保护法》精神、依据发展实际、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客观需要进行的顶层设计。

ReoH-hufnxfn8602547.jpg

8.良渚古城

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增至55处,包括文化遗产37处、自然遗产14处、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遗址显示,距今5000年前,长江下游已进入古文明阶段,古城呈圆角长方形,东西1500-1700米,南北1800-1900米,面积290多万平方米,考古专家称“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遗址不同于世界其他早期文明:古城体现史前稻作农业文明成就;玉文化承载社会精神信仰、等级制度、艺术表现及制作技术信息;古城空间序列设计上的特征,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向心三重布局,展现中国古城规划上最早强化统治地位和维护社会秩序典型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古城有了“新景”。中国启动5G商用后,古城遗址成为浙江首个5G覆盖遗址公园,为文化保护和传播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也为文物保护传承与科技结合提供了全新思路。

W020170920359226990793.jpg

9. 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

2019年5月,文物局印发《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清晰规划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路线图。

首次就博物馆资源授权内容做出清晰界定,详细介绍直接授权和委托授权两种模式,以直接授权为例说明了授权一般流程,明确界定博物馆在馆藏资源授权中应有权利义务、质量控制要求、产权确权及归属,及违约行为相关责任内容。

中国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5136家博物馆。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文物资源主阵地,拥有庞大馆藏资源宝库待开发。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收入超40亿元,开发文创产品种类超4万种。随着馆藏资源开放共享,文创产品开发收入种类的数字无法估量。

W020171225349734312661.jpg

《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出台,标志着博物馆将馆藏资源授权给企业或社会力量开发文创产品“有规可依”,将能发挥各自资源、人才、市场、设计等优势,打通资源、创意、市场全链条,共同开发出文化产业高质量产品。

(改写并编辑:未平)


注:本文转载自http://news.youth.cn, https://www.360kuai.com,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盘点3 2019年 文化事件 文化产业 关键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