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要闻  时政  文化  信息  经贸  美食  国际

乡村振兴1: 德国乡村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

t015eef74e4b6cd2f6b.jpg
 导读: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世界各国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德国最吸引人的不是慕尼黑这样的大城市,而是安静古朴的田园风光。农业在德国的地位非常高,除提供粮食基本功能,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德国政府用经济的法律的措施,推行“城乡等值化”发展,保护发展农业农村,挖掘生态文化,发展有机农业,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形成了极具特色、富有成效的乡村建设模式。
640.webp.jpg
一、关于乡村振兴,德国乡村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
2017-07-27  农林科技网
红屋瓦、半木头的传统房舍、群树丛生、百花齐绽,漫步于德国农村,彷佛错置于《格林童话》里的某个熟悉场景。一个古老的国家,一支严肃的民族,却拥有浪漫主义田野情怀,德国人对于景观的设计和空间的配置,有着独到的坚持。
在两德统一后,大量人口自东德涌向西德,加速了农村衰退。为了让人口回流,德国政府系统推动农村小区重建发展,让原本凋零的农村重新找回生命力。
二战后,德国境内断壁残垣,多处亟待重建。地方社团纷纷自愿投入整治家园中,最初以植栽绿化为主,在「德国园艺协会」加入后,拓展为农村小区美化运动。
1961年,德国联邦农业部将该运动升级为全国性农村竞赛,主题是「我们的农村应更美」。随着时代变迁,2001年增加了「我们的农村有未来」为副题。至2007年,完全以「我们的农村有未来」为主题。从战后的重建,演变成永续发展的基调,这种「由下而上式」农村竞赛,成为德国农村更新计划的主导。
微信图片_20190728174531.jpg
1960-1970年,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将农村质朴自然的原始面貌,覆上一层都市气息:水泥铺面、道路拓宽、增辟安全岛、金属线围篱、混凝土墙⋯⋯
1.农村环境面临巨变,天然资源及物种流失,导致大雨过后淹水、交通安全及噪音问题堪忧。这些让欧豪(Ottenhausen)村居民重新思索:自己的住家环境,如何做才能兼具生态和现代化?位于北莱茵西伐利亚(North Rhine-Westphalia)邦的欧豪村,仅有580位居民,占地400公顷。1990年起,村民无法忍受欠佳的生活条件,决定生态改造。
1993年,欧豪村杰出的成果,赢得德国联邦农村更新金奖;1996年,欧豪村被欧洲选为「欧洲生态示范村」;2000年在汉诺威(Hannover)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成为德国展示结合生态、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上的模范。历时三年的努力,欧豪村的改变包括:去除柏油改为铺透水砖;缩窄道路、两侧开辟绿带,吸收地表径流;大量植栽、绿化景观,还居民绿色环境。
微信图片_20190728174824.jpg
在一个空气中泛着水气的早晨,农村改造策划人路金(Stephan Lücking)在村里一座池塘旁,抱着一本厚厚相簿,里面是欧豪村改造前的模样。
徒步走在村里,不难发现现代化的痕迹:停车场、道路由水泥、柏油铺成,如今部分铲除。以植草地面、透水砖或自然石取代,车道缝隙扩大,增加透水性。路金表示:「我们用水量愈来愈多,造成地下水位降低,水经由排水管排掉,而不会进入地下水层。如果我们不用水泥,水就可以回到土壤里。」
微信图片_20190728174831.jpg
1990年前,欧豪村使用地下排水,混合雨水和家庭废水,一并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本可循环回收的雨水就浪费掉了。他们在重现土壤、植物和碎石后,等于设置了天然集水、导水系统,能活化资源及涵养地下水源。道路两旁绿带吸收的水分,回流成地下水再利用,从家户水龙头里流出来。路金说:「我们喝的水,可能是百年前人喝的水,为了下一代,我们必须保存地下水。」他流露出德国民族一丝不茍的特质。
村里花园旁有一幢房屋,顶上装有蓄存雨水导管。刚下过一场大雨,收集到的雨水哗啦啦地坠入掌心,再流溢至下方的圆桶,雨水可灌溉小花园。村里的低洼处也规划为湿地或滞留池,可保育水资源,也复育动植物。
身处宁静的欧豪村,看不见砂石车呼啸而过,因水泥路边缘已辟成绿带。道路变窄后,迫使车子开得较慢,无需升高路面,除去许多噪音。某些路段人行道因需求量不大,只留马路一侧。「够用就好」思维,反映出德国人务实个性。
在环保上,德国人懂得使用减法;其境内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也因念旧而保留。而原本由金属线缠绕做成的围篱,如今加种了灌木。先前种松树的地方,改种当地的果树,同时保留象征德国精神的老橡树,兼容并蓄。
微信图片_20190728175055.jpg
路金透露,欧豪村有1150年历史,村里的房舍或农舍,多为传统木造建筑,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农业人口下滑,许多老农舍闲置。更新计划执行后,村里人重启老房子,将畜舍改成住家、农场、咖啡馆,不需再盖多余房子,这无需另铺水泥,也能节省能源。
路金说明了系列改造过程的转折:「70年代,人们因关心卫生而铺设柏油路,认为树叶掉在地上会弄脏街道,而且要清扫。80年代后改变心态,了解到绿色环境才是永续之道。继而一起致力于农村再生。」
微信图片_20190728175207.jpg
村民利用旧农舍出售草莓、樱桃和芦笋
2.同样位于北莱茵西伐利亚邦的小镇梅达巴(Medebach),是邦内第二大鸟类保育区,因保育特有动植物,而在建设、农业方面都受到相关限制。譬如:农民只能在鸟离巢后才能收割其作物,一年只能一收;具有生态价值或特有物种等地区,禁止开发成农田,但他们会得到补助。
梅达巴镇长诺特(Heinrich Nolte)表示:「保育区延伸到了镇上建筑区边缘,小镇是不能向外扩张,也不能扩增建筑物。虽然建屋计划已制订,由于和保育区计划相抵触而失效。镇上的规划变得很重要。」
镇长驾车载着我们感受镇上空间配置。普遍的少子女现象,在老人去世后腾出闲置。诺特镇长说:「我们不希望这个城镇看起来像死城,与其建设新房子,不如何将旧建筑重新利用。」
微信图片_20190728175224.jpg
1969年学校重组后,梅达巴镇学校停止运作,相关单位改建成矿业博物馆。因矿业曾是这里传统产业,维持生态环境同时,文化遗产幸而保存延续。为了帮助屋主更新他们的房子,德国政府自2006年起,每年补助14亿欧元,用于热隔绝、更换暖气及窗户。
3.在农业逐年转型、全球化冲击震荡时代,小农势必找寻出路。对于只有29人的迷你村艾冰霍夫(Ebbinghof)居民而言,再生能源成为他们未来的希望。
这座拥有750年历史的村庄,1950年农业是主收入;1970年起,旅游业取代农业成为主收入。经营家庭旅馆的提格斯(Johannes Tigges)说:「我们只有20公顷农田,除非有特殊性,不然很难生存。我们聚焦于家庭式假日农场,小也成了优势,客人觉得温馨。」艾冰霍夫村成了旅游结合农业的范例。如今有更大的愿景:发展再生能源增加收入。
以观光为主要收入的梅达巴镇,度假村内林荫满布、流水潺潺,为旅客增添野趣。
u=1433435406,132485484&fm=173&app=49&f=JPEG.jpg
提格斯经营的旅馆,小型马场屋顶铺设了300平方太阳能板,制造电力与德国市电并网。提格斯说,当初投资12万欧元,如今获利稳定。德国政府2000年制订的〈再生能源法〉,对于再生能源、优先使用权、收购价格等都有规定,促进了绿能产业蓬勃发展。
艾冰霍夫拥有200公顷森林,他们以遭雷劈倒、遭虫害而亡的树木为原料,燃烧木片发电。据估计,1立方干木片可发650度电,约抵65升石油。这里将建成一座沼气工厂,利用农村牛和猪的粪便发酵的沼气发电。到目前为止,艾冰霍夫已自给自足使用洁净能源,在沼气厂竣工后,售电行为将让更多村民获益。艾冰霍夫会成为北莱茵西伐利亚邦第一个再生能源村。
微信图片_20190728175652.jpg
4.增加就业率,是德国推行再生能源的动力之一。曾遭巨变的东德,过去重工业发达,两德统一后失去竞争力。政府辅导当地人从事再生能源产业,如风力发电、太阳能板,开发作物如油菜籽、向日葵等。
为了将人留在当地,政府部门提高居民福利,促进农业发展、推行能源计划,种植有机作物,供应附近城镇,减少进口外地食材,让资源在当地循环。
布兰登堡(Brandenburg)邦的柏多文(Brodowin),是当地著名有机农业村,占地1240公顷,是德国最大的有机农场之一。所制造的农产品,大多销往柏林地区。它的转型,可追溯至1990年。
东德时候,柏多文聚集了许多杰出人物,如作家吉尔森巴(Reimar Gilsenbach)。他创办了艺术家、作家和自然保育者组织,定期于柏多文见面,畅谈环境、农业等,形成了「柏多文会谈」(Brodowin Talks)。聚会埋下了柏多文实践环保的种子,并延续至今。
t01ce44d7b1b78c7a18.jpg
「柏多文农场自然保育协会」(Naturschutzhof Brodowin)理事长弗拉德(Martin Flade)回忆道:「柏林墙倒塌后,柏多文居民认为应改变农耕方式,找出与大自然相处的方法,他们意识到之前的耕作有问题。」同时,仍沿用了东德施行的合作经营模式,只是变成了有机耕种。弗拉德做了丰富的田野教学:「传统耕作时,杂草和昆虫都会被农药消灭,而现在这里则有很多杂草。」他说:「利用肥料和农药集约耕作,作物秆排列得很密集,以致于鸟类无法在作物间飞行,也没有昆虫栖息,因为缺乏空间、阳光和杂草,导致小动物没有食物可吃。而今就没有这些问题了,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微信图片_20190728175640.jpg
自营商店贩卖有机乳品,吸引都市人前来尝鲜
柏多文经营有机农场的彭柯(Susanne Poinke)说:「为了符合有机农产品协会的规范,每个环节必须是有机、自制,连市面上卖的有机肥料都不用。」他的农场自制混合药草、植物、动物排泄物的天然肥料,种植萝卜、洋葱、色拉叶、南瓜,以及牧草等牛饲料,哺育550头乳牛。村民自家后院的小菜园,施以堆肥、粪肥,有机农作物已融入日常生活中。
彭柯坦言,12年前开始制造乳制品时,原本只提供牛奶和谷物,并没有做成奶油或干酪,及其他制品。1992年业务扩张,如今每天都有贸易商的货车,往返载送农产品至柏林的有机商店。
他们也将商品送至柏林私人住宅,目前一周送牛奶给1500户人家。新鲜、有机的产品,获得人们认同与需求。为使资源整合,农村需和城市合作。
布兰登堡邦乡村发展、环境和消费者保护部因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出三个方向:加强农业竞争力,加强生产结构、增加机械资本、现代化、基础建设;以永续方式延伸自然和景观,包括森林维护和复育;增加生活质量和乡村经济多样化。
微信图片_20190728175658.jpg
「为了吸引柏林及其周围的人来乡村,对农业产生兴趣」考兹(Rotraut Kautz)说,「我们举办不同的活动,如布兰登堡田园派对,人们可来农场,亲自看农产品制造过程,以及所使用的机器,也可购买当地产品。我们推出单车道连结农场、都市方式,人们可骑单车前来,就可更深入了解乡村生活。」
5.流经布兰登堡邦的哈维尔(Havel)河,是德国第二长河易北(Elbe)河支流,早年为运输货物,在两条河流间开凿运河。负责规划哈景观设计师葛李布(Susanne Grieb)表示:「开凿运河造成很大的改变,水流得更快了。如果没有河岸或弯流,对自然不好。因为水的交流、泛滥对平原是有益的,会吸引鸟类前来生活。」
目前,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盟已开始着手,欲将哈维尔河水泥堤岸拆除,以草皮取代,恢复其自然原貌,让水可依其量多寡自由进出。葛李布表示,希望创造多一点空间,将河流由直改弯,既能防止大泛滥,又与自然取得平衡。
微信图片_20190728175134.jpg

加特林根是斯图加特地区的一个小镇,距离斯图加特1个小时车程。当地人使用的一个词是“乡下”,但如果不是实地体验,是很难理解德国语中“乡村”准确含义的。法兰克福到加特林根的路上,经过一个个小镇,成片的牧场,连绵的远山,看见漂亮的尖顶小楼、可爱的小花园。我们才知道,原有认知中城乡差别的概念,多少有些鲁莽和草率。

德国35.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83%是植被和水面,农业用地占总面积51%。加特林根镇约20平方公里,农地、森林和湖泊占到了全镇面积80%以上。这样大面积的农林地,没有以房前屋后的样子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非常壮观地连成了片,整块的农场与森林相连,从山脚开始蔓延,一直蔓延到小镇居民生活区边上,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撼。后来发现,在德国农村比比皆是。

类似的情况,在斯图加特市区也能见到,一个个山头围成圈、连成片的葡萄园,一垄垄列队的葡萄架远远延伸,看不到尽头。从城市向葡萄园的过渡非常自然,两三层的住宅和花园,集中建在山脚到山腰位置,山腰以上的大片土地,都留给了葡萄园。

德国乡村景色

6.大规模的农场是土地不断合并的产物。20世纪初,德国以法令结束了农村自由发展。1936年颁布《帝国土地改革法》详尽规定农村给排水设施、土地合并、荒地开发事宜;50年代又先后通过《农业法》《土地整理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促进土地合并,鼓励农场规模化经营。德国现在的土地合并仍在进行中,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德国共有275400个农场,经营管理全国1670万公顷农业用地,比2013年的农场数量减少了9600个。

土地合并带来规模效应,让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成为必然。行走在乡间,随处能见到除草车、农药喷洒车,以及多功能农用车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德国法律严格限定土地类型和用途,农业区、工业区、生活区泾渭分明,农业用地只能从事规定农业项目,农场主不能改变土地用途,农业用地不能自建住房,也不能做工商业用途。即便空着,也得种上草不能让泥土裸露在外。法律法规对生态农业、农业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有详尽的规定规划,并得到严格执行。

微信图片_20190728174719.jpg

由于高度的土地集中和机械化水平,德国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数只有2.1%。极少的农业人口素质却不低,德国的年轻人完成基础教育后,须经专门农业技术培训和实习,才能从事农业生产;农场主或企业主必须取得专门从业资格,目前全国有10%农民具有高等教育学历。

生活在乡村的居民,并非是农业的从业者。以加特林根镇为例,全镇1万多居民,大多数是在本镇或附近镇公司、工厂工作。斯图加特地区是德国经济发展最好地区之一,戴姆勒-奔驰、IBM、博世等国际知名公司总部或工厂都位于这一区域,加特林根镇有40%居民是戴姆勒工厂员工。伯布林根县的宣传标语是“欧洲硅谷”,很多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科技人才生活在这里。

德国乡村景色

虽然是乡村,但这里有媲美城市的现代生活水准。小镇的交通非常方便,除了有两条高速公路以外,还有非常便捷的S-Bahn列车等。小镇拥有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育系统,医院、养老院、教堂、图书馆、餐馆、超市、娱乐中心、室外游泳馆也是一应俱全,生活非常便捷。

德国乡村的现代化,与政府上世纪60年代推行“城乡等值化”密切相关。面对城乡发展失衡问题,面对城市化路径,德国选择了城乡“等值”发展而非“同质”发展的道路。1965年德国颁布《联邦德国空间规划》,以法律形式规定乡村建设赋予乡村与城市一样的生活、工作、交通条件,在保持乡村原有社会结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生活水准等值前提下,行成区之间有益互补。不仅使乡村吸引人,更使乡村能留住人。

t015012e2afdf374430.jpg

在德国乡村,经常能看见一些传统的风情景观。动辄数百年的教堂,陡峭屋顶、木框外露的传统住宅等,街边小店大多风格各异,不少年头久远。就乡村而言,难能可贵的是在现代生活中保持地方历史文化基因,这就增加了乡村的纵深感与独特性。

加特林根之所以是加特林根,并不在于每年有多少GDP,而在于15世纪就屹立的圣维特教堂(是德国保存最好的哥特式乡村教堂),在于记录罗劳村230年历史的砂磨机博物馆,在于180年后仍然可使用的烘焙坊,还在于施瓦本霍夫别墅和弗里德里希·西伯格纪念碑。

对文化和特色的坚持保留,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德国乡村建设也经历过盲目追求功能、简单复制城市的阶段。二战以后,由于乡村有廉价劳动力、便宜地价及国家相应补贴,大量工业项目引向农村,乡村一度陷入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土地过度开发的困境,大量乡村原有景观和历史遗存遭到破坏。上世纪70年代,德国认识到乡村文化失落的后果,重新修订《土地整理法》,将保持乡村原有文化形态和重视生态发展的“乡村更新”计划列入条款,90年代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提出“村庄即未来”乡村建设口号,大力发掘乡村的生态与文化价值,从而在旅游、休闲产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t014472688de31e192f.jpg

德国乡村景色

战争摧毁了德国的国土地貌,而战后致力于经济发展,大肆开发使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从家园的重建扩展到大环境的重生,代表着德国与自然的重新融合。在柏林市一处天井外,屋外的植栽绵延、绿意盎然,以回归自然的方式,让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

 当然,我们所看到的乡村仅是德国的一部分。即是如此,德国农村以土地整理为切入点,按照乡村建设目标,以法律规划为保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特色保护,以城乡等值化理念指导乡村现代化建设,可以给中国极大的启示和反思。

t01cf9077d4d8ee585e.jpg

 (编辑:未平)


注:本文转载自http://www.sohu.com,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乡村振兴 德国 荷兰 乡村 发展 经验 借鉴 特色 有机 农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